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0月04日 星期五

    声 音

    对症下药用好“利器”

    《 光明日报 》( 2013年10月04日   06 版)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性,每一个党员都不否认,但为何不能经常性地加以运用,以致这一“利器”在有些同志那里有变成“钝器”之虞呢?

        一是对批评与自我批评和“左”的“斗争哲学”的本质区别缺乏应有的正确认识。应该说,在开展党内批评方面,我们党在历史上曾出现过失误和错误。历史的教训值得汲取,我们不应再犯这种错误。但有的同志却消极地接受这一历史教训,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们混淆正常的党内批评与整人的界限,错误地认为批评就是整人,因而对别人的缺点和不足,见怪不怪,充耳不闻,放弃正常的党内批评。事实上,在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正确的时候,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的效果是很好的。在发现和纠正自己错误的过程中,也都无一例外地运用了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利器”。批评与自我批评本身不是目的,目的在于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进团结。“团结——批评——团结”这一方针,表明团结和谐既是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它的落脚点。

        二是在党员队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缺乏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实践锻炼和习惯培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员队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和平年代入党的青年党员,和自己的父辈、祖父辈有着完全不同的成长背景,对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开展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方法不熟悉、不了解。如果说,平时的党课教育、学习培训、组织生活,是提高党性修养的启蒙课堂,那么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就是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利器”进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实践场所。广大青年党员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受到熏陶和锻炼,自然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三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制度不健全,缺乏长效保障机制。开展党内民主生活,我们有不少制度性规定,但这些制度对于开展经常性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还缺乏具体的指导和规范。比如,如何保护批评人,接受批评后或者自我批评后如何改进,如何评价改进成果,等等,都还需结合实际,总结经验,不断加以细化、完善。此外,批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行为,批评与自我批评需要一个平台,需要形成一个双向沟通机制。党的各级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应该创新渠道,听取来自各个方面的批评和建议;同时,还要注意不把个人的气质、性格等方面的个性特征所表现出来的缺点视为原则错误;方法上应该平心静气,相互探讨,逐步建立起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长效机制。(摘编自《学习时报》9月23日1版 李庆刚)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