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0月04日 星期五

    “五老”评热点 网络听清音

    《 光明日报 》( 2013年10月04日   07 版)
    从左至右:王 蒙 张胜友 顾明远 胡鞍钢 陈 赫(人物素描:郭红松)
    请扫描二维码进入光明网“五老评热点”栏目,聆听“五老”之声。

        编者按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中国有敬老的传统。在这个激扬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听听长者的声音。

     

        光明日报社门口有一条“五老胡同”,正如这条胡同名所寓意的那样,这里是“五老”的精神家园。如今,光明网的《“五老”评热点》栏目汇聚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授和老模范等“五老”的声音,为“五老胡同”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当下,短平快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如火如荼,大众尤其是青年难免会遭遇网络谣言、碎片化信息、扭曲价值观的困扰,亟待党性坚定、富于智慧、掷地有声的“五老”人士发声,摆明见解,彰显价值。光明网的《“五老”评热点》栏目正是这样的平台。

     

        《“五老”评热点》栏目开栏半年,深受网友好评。今天呈现给读者的,是近期《“五老”评热点》的精华摘编。有关中国梦,有关青年成才,有关经典文化传承——五位“五老”谈的看似是不同的主题,其实都聚焦于同一点:时代的价值观与中国的未来。

     

    【阅读】

     

    新媒体时代也要坚持阅读经典

     

    王蒙(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长):

     

        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对大众阅读习惯的影响非常大。新媒体上不光有文字、图画,还有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技术,趣味性大大增强。不过,我认为,在新媒体上“短平快”的阅读方式,跟我们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拿起一本厚书来阅读,也就是所谓的“深度阅读”,还是不一样的。

     

        “深度阅读”指什么?是指一个人读书读得可以把周围这个世界都忘了,可以把别的事儿都耽误了——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阅读,而非一般的浏览。一般的浏览就是拿了本书在眼前晃了晃,感受非常平面,印象非常破碎,收获当然也很浅薄。所以,我们不能小看新媒体时代阅读方式的改变,过分的便捷化、舒适化、趣味化和碎片化绝对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灾难。

     

        我国的经典书籍都经过了历史的考验,也经过了广大读者的检验,其内容有着较为长远的历史价值,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有着较为正面的影响——这和那些吸引眼球、支离破碎的段子或是编造的、骇人听闻的事件有很大不同。可以说,中国的经典著作代表了中国文化中最高端的那一部分,对于阅读经典应当不遗余力地提倡。

     

        当然,没有任何人能够遏制新媒体的发展趋势,但是你总要发出另一种声音。阅读,不只是在手机上随便浏览一下,看100多字的微博或者一个微信小段子,然后大家在一起笑半天;除了这种碎片化的阅读以外,人生还要坚持经典的阅读方式,真的拿着一本书,“死乞白赖”地坐在那儿认真看、认真想,拿着笔画道儿、记笔记。

     

    【书店】

     

    实体书店如何“逆境突围”

     

    张胜友(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要提升全民族的素质,首先要在文化水准方面得到提升。但目前出现的实体书店衰落现象与该理念是相违背的。

     

        那些倒闭的实体书店往往是些高品位的文化书店。由于低层次消遣阅读呈泛滥倾向,导致部分实体书店的经营方向与受众主流阅读层次不统一——这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尖锐矛盾。面对文化发展中的这种矛盾现象,我们应当怎么办?

     

        出版社方面,一些有眼光、有战略的大出版社应当主动地经营实体书店,增加资金投入,加强经典图书、专业图书的出版和推广力度,塑造出过硬的品牌。实体书店的书籍销售要与新媒体相结合,利用网络、手机平台销售、推广经典图书。

     

        政府应当在扶持实体书店发展、推广经典阅读这方面有所作为:一方面要增加财政投入,另一方面要制定专门的文化优惠政策。

     

        当然,培养整个民族的阅读自觉才是根本之策。只有喜欢阅读经典作品的人多了,与新媒体结合的经典阅读才能得到真正发展。

     

    【就业】

     

    高校就业矛盾背后的反思

     

    顾明远(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持续低迷的大学生就业率,有待提高的毕业生综合素质,陈旧的、唯利是图的教育观念……这些已经成为高等教育被诟病和揶揄的原因。要解决上述问题,教育部门必须认真思考发展的得失,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克服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同质化、盲目化做法。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阶段发展到大众阶段。因此,办学者不能简单地把办成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这种思路导致了从专业学校到大学的盲目升格,以及学校之间盲目攀比硬件条件的现象。

     

        现代社会的人才结构是多元化、多层次的,高校不可能都办成清华和北大。我国制造业、服务业需要大量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国家也鼓励和支持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因此,高校应当克服功利思想,立足现实,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出多种类型的合格人才。

     

        在教育下一代的过程中,家长也要转变观念。中国有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大学毕业了就应该高人一等,不屑于做“蓝领”工作;更有一些父母把供养子女上学当作投资,希望孩子大学一毕业就能找到收入丰厚的工作,好取得立竿见影的回报。以上典型思想有把子女当作私有财产、争名逐利之嫌,应该予以纠正。

     

        除了谋求生存本领、改善生存环境,读书也是为了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生活品质。只要大学生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生存技能,并且有较高的思想品质,即使一时遇到困难,社会也绝不会抛弃他们,机遇总会在不远的将来垂青他们。

     

    【成才】

     

    青年成才与“中国梦”

     

    胡鞍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青年学生是“教育现代化”的受益者,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推动者,还将成为“中国梦”的传承者、建设者和创新者。

     

        在中国,如何有作为并有大作为?一个人与国家到底是什么关系?我认为,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就像45度角,横坐标是个人目标,纵坐标是国家目标,最好的人生选择和发展方向就是45度线——也就是说,个人追求的目标越接近社会目标,就越有利于社会发展,他的进步就越快、才能发挥得就越充分。中国和平崛起以后,必然导致人力资本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因此,我们每个人的成长、成才都是社会进步的结果和需求,也必然要为社会作出贡献,尤其要作出知识贡献。

     

        青年学生应该充分把握当下的历史机遇,在国家人力资本需求不断扩大的同时,为国家带来更多的人力资本红利、科技进步红利和文化繁荣红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国梦,新民主主义革命志士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期望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不仅条件已经具备,而且时机已经成熟,将逐渐变为现实——这就是21世纪的“中国大势”。因此,我建议青年学生:与中国发展同行,与中国开放相伴,与中国变革俱进,与中国兴盛共存。

     

    【成长】

     

    大学新生应尽快实现“三个转变”

     

    陈赫(中南大学教授):

     

        作为“从业”51年的老教授,我对大学新生有几句忠告:一是树立崇高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二是做人要狂放而不虚妄,得意而不忘形,同流而不合污,奉献大于索取;三是做学问要博览群书,独立思考,兼容并包,自成一家。

     

        进入学校这个“准社会”后,大学新生要处理好新的人际关系,参与到正当的学习竞争中,尽快实现三个“转变”:

     

        第一个是学习习惯和方法的转变。既要注重知识摄入量和学科联系,也要理顺学习心理。建议同学们每周做一份学习计划表,因为时间就是生命,爱惜时间就要管理好时间。

     

        第二个是生活习惯的转变。首先要学会自我管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不要因为个人的行为妨碍了他人和集体。这方面可以遵循一个原则,即“个人行为的最大最小原则”——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保证对集体和他人的妨碍最小(最好是“零妨碍”),并力争对自己效益最大。我们不一定总能因为自己的存在给社会和他人带来幸福和快乐,但是,我们一定能够做到不因为自己的存在给社会和他人带来不幸和痛苦。假如每一位即将入学的大学新生都能做到这样,我们的大学校园一定会更加和谐。此外,在大学期间还要注意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地安排饮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三个是消费习惯的转变。要建立良好的、科学的、勤俭的消费理念,不要嫌贫爱富、欺贫怕富、摆阔斗富。无论你的生活条件多么优越,物质如何丰富,勤俭节约的风尚不能丢。

     

        最后,我想送给大家一副楹联——“开有益卷,做高尚人”,与大家共勉。(光明网记者 吴丛丛、田文姝整理)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