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光明日报头版刊发了记者王国平撰写的报告文学《一枚铺路的石子》,书写了“用生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好干部”兰辉的先进事迹。在我看来,这是一篇主题闪耀着时代精神光芒,人物事迹与品格感人至深的优秀报告文学。
作为一种独特的时代文体,报告文学重要的文体功能之一,就是要把现实生活中能够反映我们时代伟大精神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及时地报告给广大读者,聚合起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巨大的正能量。优秀的报告文学如《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哥德巴赫猜想》《永远的红树林》等,都洋溢着真实鲜明感人的时代精神。《一枚铺路的石子》这篇作品具有重要的主题价值,这一价值首先来自于作者对具有时代精神含量的先锋模范人物的择取和把握。非虚构作品的写作,对于写作对象价值的发现、选择等显得特别重要。《一枚铺路的石子》作品的主人公兰辉,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兰辉身上,集中地体现了党的好干部“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优秀品格。空谷幽兰,清香逸远。作品以《一枚铺路的石子》为题,寓意了兰辉的精神形象。正是人物感人的事迹和崇高的品格,奠定了作品思想价值的基础,建构了作品的感染力本源。
好的报告文学,自然应该是文学的报告。《一枚铺路的石子》其价值的生成,还在于作者善于用非虚构而又文学的叙事,将生活中的原型语言化为作品中的真实人物,用人物具体生动典型的生活故事表现作品所蕴含的时代主题、时代精神。报告文学是一种非虚构的叙事文学样式,叙事构成了作品的本体。人物形象的再现塑造、作品的价值意蕴和审美感染力量等,都需要通过富有表现力的叙事才能达成。《一枚铺路的石子》设置了“他是孩子的‘人生导师’,拨亮一盏盏希望的灯”“他自称‘文学迷’,对民族文化爱得深沉”和“他开辟的一条条‘兰辉小道’通往百姓心间”等三个章节,作者将人物推至故事发生的现场,以具体的事例、生动的细节,真实地凸显兰辉“甘于做一枚‘铺路’的石子,垫高他人的身躯,畅通前方的路”的师者风范、“以诗的品格,以歌的旋律”展现着兰辉“在精神世界里徜徉”的才子风采和“把老百姓放在心坎上,摸着良心行事,尽力地张大自己的双臂,呵护曾经泪水纵横的父老乡亲”的赤子情怀。作品注意立体地叙写人物,既写可见的人物事迹,更注意表现其可感的内在精神品格,既特征性地描写人物外在的形貌,更传神地刻画其丰富的心灵世界,还写实写活了人物丰富的个性。
《一枚铺路的石子》生活化地叙事,接着地气写人,语言质朴而不乏诗情,使兰辉这一主人公形象鲜明可感,真切可信,立得起来。当前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出《一枚铺路的石子》这样的报告文学,可以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富于教育意义的好读本。
(作者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常熟理工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