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9月28日 星期六

    说 事

    让桥头大鼓传得更远

    刘 畅 《 光明日报 》( 2013年09月28日   12 版)

        距今600余年历史的桥头大鼓,是流传于山西民间的一种打击乐,主奏乐器是一种十分罕见的巨鼓,因源于山西省文水县桥头村而得名,又以“鼓威、鼓神、鼓韵、鼓魂”而闻名。

     

    兴衰演变

     

        桥头大鼓源于古代的祭祀祈雨活动,并与当地民间迎祀麻衣仙姑活动紧密相联,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二者巧妙地融为一体。

     

        桥头大鼓经历了明朝初期的萌芽形成期,清末时达到鼎盛。当时的祈雨祭祀仪式和迎祀麻衣仙姑的活动空前隆重,桥头大鼓作为18家迎祀队伍之首,每次都大出风头。主奏乐器——桥头大鼓,别称“九龙浑天雷公鼓”。该鼓身高马大,状如圆桶,高约4尺,鼓面直径12尺,绘有阴阳太极八卦图。鼓墙雕有九龙花纹图案,寓意龙生九子,九九归一。其敲击的声响效果为自然界中的雷音,槌敲击鼓面时,声似炸雷;槌击鼓边时,声似响雷;槌划磨鼓钉时,声似余雷。演奏时由4名鼓手分踞东、南、西、北敲击,64名铙钹手以伏羲六十四卦方位簇拥在大鼓周围。

     

        古时的桥头大鼓,是由32名壮汉抬着神鼓鼓架,在行进中进行演奏。鼓架由2根大杠扶撑,二杠4根,支杠16根。大鼓居中,鼓周围前后分别由33名壮男击奏五至七斤重的大铙、大钹,随着鼓点的节奏,队形变化出“圆”“方”“人”“S”等阵形。演奏者通过“敲击”“磨击”“边击”“颤击”“武击”“闷击”等多种演奏技巧,模拟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等声响效果。鼓似雷鸣,铙如闪电,钹像霹雳,人如游龙,再配以“浑天惊雷”“田园锦绣”“万众一心”“祥龙狂舞”等阵形,演绎着传世鼓谱《九龙浑天雷公鼓》的神韵,体现出桥头大鼓古朴厚重、雄浑激昂的风格魅力,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中国古代“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八卦、八卦变九龙,九宫化万物”的玄学理念,淋漓尽致地渲泄着天地人间最真切、最丰富、最朴实、最热烈、最豪放的情感。

     

    现状堪忧

     

        作为文水的优秀民间打击乐,桥头大鼓的产生、发展及演变都蕴含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史实传说,研究它对了解文水当时的祭祀民俗、生活习惯、民间文化有着很大的意义。

     

        首先,桥头大鼓是农耕文化祈雨民俗的缩影,发掘、抢救、保护、传承它,对研究我国古代农耕文化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其次,它是文水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文水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独特的乐器、高超的技巧、多变的阵形、恢宏的气势,极具艺术审美价值。第三,它所具有的古朴雄厚、粗犷激昂的特征与文水劳动人民不屈不挠的性格、乐于奉献的精神相吻合,是传统价值观的体现。

     

        新中国成立后,桥头大鼓曾一度风靡,成为活跃在民间文艺舞台上的一种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然十年动乱中,它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几乎失传。改革开放后,濒临消亡的桥头大鼓迎来了艺术绽放的春天。由于有零星老辈艺人的口传身授,鼓谱残而未缺,鼓声衰而未绝,幸运地将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部分的零散传承下来。特别是国家日益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加速了桥头大鼓的抢救、挖掘、保护、传承的步伐。但是必须正视,桥头大鼓依然处在濒危期。尤其是老辈艺人的逐渐谢世,新生代的培养困难,使这一古老艺术品种的传承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状况。

     

    复兴之策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桥头大鼓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在文水县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依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十六字方针,秉着“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由桥头大鼓诞生地桥头村村委会对它开展全面的保护和恢复,并确定了由桥头大鼓的传承人马德旺、孙建业、孙继斌等具体负责。但是,要想使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真正得以复兴,笔者认为还应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应更系统、更全面、更科学、更深入地对桥头大鼓进行挖掘、保护,组织专家从历史、民俗、考古、音乐、舞蹈、美术、铸造等方面探索研究桥头大鼓所蕴含的价值,并将研究成果编纂成书。第二,制订具体的培训计划,培养传承人;落实桥头大鼓艺人的待遇问题,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鼓励其将桥头大鼓当做毕生事业来从事。第三,边挖掘边实践演出,积极参加各地各级各类民间艺术活动,努力开辟发展空间,开发相应文化产业,并将其列入全村乃至全县中小学授课体系,使桥头大鼓深入人心。第四,建立桥头大鼓网站,利用现代传媒手段提高桥头大鼓知名度;定期举办“桥头大鼓研讨会暨桥头大鼓文化艺术节”,以此促进交流。

     

        (作者单位:太原师范学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