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9月28日 星期六

    以先锋模范为镜

    史来贺:永不褪色的旗帜

    《 光明日报 》( 2013年09月28日   03 版)

        在河南省新乡市七里营镇刘庄村,有一座普通的纪念馆,每年吸引了大量慕名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馆内展出的不是价值不菲的文物,也不是闻名于世的艺术品,而是讲述了一位老支书心系群众、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故事。

     

        他就是史来贺,为了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他扎根刘庄50年,当年的“长工村”被他带成全国有名的小康村、幸福村。他的名字与雷锋、焦裕禄、王进喜、钱学森等典型模范一起,被誉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优秀共产党员代表。

     

    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

     

        1952年12月,史来贺当选为刘庄村党支部书记,从此,他用一个普通农民的情怀,深深根植在这片土壤之中,50年痴心不改。

     

        史来贺最熟悉的是老贫农的茅屋、老党员的炕头。他领着党支部在全村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考察规划,肩挑人抬,平地改土,硬是靠双手,用20年时间,投工40多万个,动土200多万方,把全村700多块“盐碱洼”“蛤蟆窝”,改造成四大方平展展的良田。

     

        当看到依靠单一农业生产农民很难富裕,史来贺就带领群众发展畜牧业,办工厂,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路子;为了使刘庄经济腾飞,又建起了高科技企业华星药厂,使刘庄经济得到跨越发展,走上了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经济市场化、生活城市化、农民知识化、管理民主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轨道。

     

        由于史来贺成绩突出,上级党组织多次希望把他调出刘庄担任更高领导职务,但都被他婉拒,一生有10余次之多。史来贺提出“人不离刘庄,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的三原则,并用一生努力实践诺言。节日到了,他带领党员干部把肉、油、面、菜送到群众家里。村民谁有了病,他都要亲自去看望,谁家有了事,他也主动帮助排忧解难。

     

        史来贺多年养成习惯,每天夜晚入睡之前,都要对全村300多户的生活逐个“过电影”。大到带领刘庄统一盖楼房、建别墅实现全体村民两次住房升级,小到自来水怎样安装,全村所有事情都装在他的心里。他去世后村民说:“50年了,老书记一天没歇过,他是为咱刘庄累死的。”

     

    刘庄的蝶变

     

        “方圆十里乡,最穷数刘庄,住的茅草屋,吃的糠菜粮,穿的破衣裳,要饭逃荒卖儿郎。”刘庄地处黄河故道,全村1800亩土地被4条深3米的大沟分割成750多块,而且土质沙化,高低不平,无雨则旱,有雨则涝,生产条件极为恶劣,群众生活非常困难。

     

        可就在史来贺2003年逝世前,刘庄村的企业固定资产近10亿元,年上缴税金4500万元,人均实际分配1万元,户均存款20万元。家家户户住着整齐清洁、漂亮舒适的房子,每人都享受村里20多项集体福利,上学、看病、养老费用全部由集体承担。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史来贺分不开。

     

        “创业难、守业更难;要想守好业,必须创新业。”刘庄村党委继承老书记的精神,放眼全球找差距,努力超越自我。村里先后入股北京、上海等地企业,并与沿海发达地区企业合作,组建河南绿园药业有限公司,资本运营实现了新突破。河南绿园药业公司总投资10.8亿元,产品品种达31个,主要销往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基本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以高科技产业为先导、其他产业配套发展的循环经济、循环生产的新型工业格局。

     

    榜样的力量

     

        一个先进模范就是一面旗帜。

     

        在新乡农村,史来贺精神、刘庄道路,教育和影响了两三代农村基层干部:吴金印,主动放弃组织上调他到上级机关工作的机会,扎根基层40年,调任当时最落后的唐庄乡党委书记期间,带领群众建起林果园,兴办企业,2008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就达到4900元;刘志华,巾帼不让须眉,创造农村发展新模式,写就一个乡村都市的童话;郑永和,谱写“辉县人民干得好”的光辉篇章;张荣锁,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了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道,“太行赤子”感动中国;耿瑞先,脱下军装又奔小康,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路上,留下了一串不平凡的足迹;裴春亮,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新时代村官践行扶危济困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梁修昌,把“穷人”带富的同时,不忘把富人带好,在家乡龙泉奏响一曲和谐发展的华章;许福卿,用高科技撑起楼村发展的脊梁,永葆党员本色的百姓赤子;范清荣,乘着改革的春风,谱写一曲饱含酸甜苦辣又多姿多彩的创业者之歌……

     

        目前,河南省新乡市的2500多个行政村中,先进村约占1/3。这些村干部始终坚持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视群众为父母,把人民当靠山”,走出了一条以先进群体为引领的基层党建特色之路。

     

        如今的中原大地上,史来贺与刘庄、吴金印与唐庄、刘志华与京华公司、张荣锁与回龙村、耿瑞先与耿庄村、裴春亮与裴寨村已经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人文奇观,被称为“红色参观旅游带”,每年到这里参观学习的人数达数百万人,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升温,促成了一批大项目因为先进模范的“名片效应”而在此聚集。(本报记者 刘先琴 本报通讯员 常 钦 李易衡)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