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这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的宣传口号。而此前,一档名为《汉字英雄》的文化综艺节目也在河南卫视热播。这些节目在全社会掀起一场“汉字风暴”,让人们得以重新检视自己对汉字的掌握程度,欣赏汉字之美,体味汉字之韵。
事实上,汉字听写比赛高收视率的背后,是国人汉字手写能力普遍下降的严峻现实。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键盘输入替代书写,网络用语渐成风尚——在告别“铅与火”的同时,我们逐渐失去很多与汉字“亲密接触”的机会,很多人变成了“键盘手”,患上了“失写症”,“汉字危机”成为一个令人忧心的文化现象。那么,汉字信息化与汉字文化传承二者是否相悖?汉字文化应如何借助信息化的力量创新和发展?
没必要夸大“汉字危机”
零点指标数据针对京、沪、穗等12个城市进行了“中国人书法”系列调查,结果显示:有94.1%的受访者都曾提笔忘字,其中26.8%的人经常出现该情况;除此之外,很多人经常写错别字或者写字越来越难看,甚至惧怕手写。难道,传承了几千年的汉字正面临严重的“荒漠化”危机?
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原国家语委副主任李宇明并不认同“汉字危机”的说法。他表示,“危机”应该是指有衰退甚至消亡的危险,一种文字有没有危机,要看使用这种文字的人群有无灭亡危机,是否要放弃自己的文字;要看文字能否继续很好地发挥记录语言的功能,能否适应现代的制字和用字技术。“从这四种因素来看,汉字没有多大的危机——即便有危机,也没有到严重困难的关头。”
李宇明认为,电脑输入技术的广泛应用的确减少了人们写字的机会,有可能加剧提笔忘字现象;不过,信息化也增加了用字机会,人们的认字量在迅速扩大。至于电脑技术和信息化是否为“提笔忘字”的根本原因,它们对人们写字的影响程度究竟有多大,当前还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数据。“另外,提笔忘字也不排除心理原因,汉字系统有许多形近字,也是造成提笔忘字的一个原因,比如‘巳、已、己’‘戊、戌、戎’和‘戈、弋’等。相信在电脑产生之前,人们也有提笔忘字的现象。”李宇明强调。
《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认为,把提笔忘字归咎于电脑技术,在逻辑上行不通。“人们应当检讨精神追求的失落、文化素养的降低,以及对母语和汉字缺乏敬畏之心,没有爱惜之情——这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没有培养成写字的爱好和习惯,而不能怪罪于人类用智慧发明出来的电脑。”她表示:“我们可以探讨汉字手写机会少了,很多人特别是青少年写字水平下降这个问题如何解决,不过,没有必要把这种现象夸大为‘汉字危机’。”
虽然认为“汉字危机来临”的说法并不准确,但李宇明指出,对汉字有危机意识不是坏事。“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是中华民族须臾不能离开的信息载体。我们要敬惜、珍爱汉字,并不断地完善它,熟练地掌握它,科学地运用它。”
信息化不是汉字的“门槛”
回顾历史,信息化逐一解决了汉字的输入、印刷排版、公众文字通讯与网站交流几大问题。王宁认为,信息化不但使汉字的保存有了更为宽广的空间,还让用汉字书写的浩如烟海的典籍不致损坏流失,并令汉字的传播速度和信度大大提高。李宇明也认为,信息化将古今汉字(楷书、小篆、六国文字、钟鼎文、甲骨文等)以及记录文化的一些重要符号(古代曲谱符号、算筹符号、汉字合成符号等)进行整理编码,并在计算机中加以应用,这是信息化对汉字文化传承的一大重要贡献。
然而,时至今日,互联网似乎已经成为古老汉字的一道“门槛”,汉字文化传承正面临全新的挑战。对此,李宇明表示,汉字必须适应信息化。“如果汉字不能适应信息化,它就真的会有大危机了。”
此前,有人用“缺氧”来形容今天汉字的处境。那么,汉字该如何“吸氧”以重获生机呢?李宇明认为,大力发展汉字信息化,才是从根本上帮助汉字。“因此,我们需要研究信息化对汉字和汉字使用者提出了什么新要求,以及为汉字提供了哪些新的发展机遇。”
北京信息产业协会秘书长徐祖哲表示,技术进步应当带来文化的进步,对数千年的汉字也应当进行相应标准的变革。“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要求汉语言文学有更科学的‘规范’,使人们能够掌握汉字的信息化技能,规范汉字应用。”他指出,各部门应提升汉字的表达、利用和管理能力。“不对人名进行管理,身份证会重码;不规范运用地名,会影响地理位置信息的理解;同理,新的事物和概念出现后,没有相应的中文命名,这也是汉字使用不规范(例如报纸标题出现拉丁字符)的原因。”
由于众多信息是利用互联网传播的,因此王宁认为,汉字问题会直接影响汉语信息向全世界传播的速度与信度。“信息化使过去的汉字规范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制定新的规范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她举例说:“如果采用了一个计算机字库里没有的字,报名、取钱、发报、贷款、登机等都难以办成。在这种形势下,原有的规范已经不能满足高科技传播手段的需要,尽快出台新的规范汉字表迫在眉睫。”
借力信息化传承汉字
汉字起源于象形,笔的产生使这些表意的符号变成了笔画汉字,而信息化的来临又让汉字书写历史迎来“换笔”时代。如何让信息化与文字传承更好地“互融共生”呢?
中国工程院院士、微电子技术专家许居衍认为,形码输入法对汉字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他表示,“汉字走拼音化的道路”已经在年轻一代中形成了思维定式,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拼音输入法,不仅写字的机会减少了,连汉字的构造都记不住。“‘形码’是依形编码,输入时就相当于直接输入汉字,会写就会输入,会输入就会写。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就不会忘掉汉字的笔画和结构,这才是传承汉字文化的上上之策。”他建议将形码输入法纳入到全国中小学教育中,从小抓起,正视当前社会上“拼音输入”的误区和副作用。
徐祖哲则一再强调信息化时代改革规范汉字部件的重要性。“化学的元素周期表有元素结构、排序规则、称谓、代码等等,使化学成为有方程式的精确化学;而我们的汉字发展还停留在农牧时期的‘面授’阶段,这对于网络时代是不适应的。”
“正式的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简称‘部件’。汉字现有560个部件,很多硕士博士都背不下来,又如何向普通大众推广?因此,应打造出一套适合对外教学也适合公众在电脑上使用、立足于形的汉字规范。”徐祖哲预计,今后人们在输入汉字时,语法、词汇等相关内容都能够通过机器自动提取、辅助产生,“强大的大数据、云计算与显示技术等会将语言文字提高到一个全新水平”。
既然众多业内专家都认为,信息化不是汉字文化传承的“桎梏”,而是一对“翅膀”,那么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我们要将汉字发扬光大、继承创新,就必须善于借助信息化的“羽翼”之力。
“我们既要满腔热情地保护、传承汉字,也要科学地思考问题;不能走向信息化的反面,也不能阻碍汉字信息化的发展。我们现在最大的任务是抢占汉字信息化的制高点,让汉字在信息化环境下更方便地应用,并获取信息化的话语权与语言红利”,李宇明郑重地表示。(光明网记者 朱 越 战 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