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9月27日 星期五

    微信时代的群众文学(微信专版)

    北京和上海的区别

    《 光明日报 》( 2013年09月27日   13 版)

        一直深深的认为没有在上海生活过的人,是很难了解上海人的低调的。

        我大学在天津读书,姐姐家就在北京,常来常往,对北京很熟悉。大学毕业的时候选择去了陌生的城市上海,而不是非常熟悉的北京,这一点令身边的亲戚都大惑不解。一转眼在上海落户生活了十来年,现在却又因为工作原因来到北京。我可以这么说:在北京碰到的事情越多,越证明我当年选择去上海的决定是多么的英明。

        我更喜欢上海的人文环境。我大学毕业的时候选择去上海,而不是北京,是因为觉得自己和南方人更相处的来:大学的时候,我一直不太习惯很多北方同学称兄道弟没有距离感的热络劲,好像不称兄道弟不酒酣耳热,你就看不起他一样,我不认同这种虚伪的社交方式,也很不喜欢在那种闹哄哄的氛围下被裹挟的感觉。而且北方人办事情喜欢先拉关系,很多事情要在酒桌上谈,这一点我也很不习惯。我反而高度认同上海人的相处方式:有分寸的距离感,尽量不去麻烦别人,也不轻易承诺别人,不欠人情债;有高度的契约意识,一旦答应的事情就会规规矩矩地做好;办事情不必非要拉关系;谈合作先小人后君子,严格按照合同来。我喜欢这种高度透明的相处方式,在这种人际环境下,隐形的人际交往成本被降到了最低。当然就具体个人来说,总有例外,但概括的总结,上海的人文环境更偏西方化一些,人际关系比较简单。

        上海的市政行政和公共交通比北京领先10年以上,原来的北京在这方面和上海的差距更大,但是2008年奥运对北京的提升还是很明显的。即便在上海生活的十多年,我也经常来北京,明显感觉到2008年前后北京飞速的发展,和上海差距的拉近。当然差距还是明显:

        一、公共交通。上海固然也堵,但和北京不可同日而语。我某次开车回上海,下班高峰期进市区,在外环上开100公里时速,换了北京就不用说啥了吧。大家可以自己做个试验,选择下班时间打开Google地图北京和上海,看看标红的道路密度有多大差距。

        二、市政。北京只要一下暴雨就全城瘫痪,上海可是年年夏天有台风的城市啊,交通怎么从不瘫痪?我在上海从来不买车,去哪里都很方便,公交地铁换乘,加上打车很方便。至于北京,幸亏我刚来北京就买车了,再晚3个月连摇号的资格都没有,北京的出租车拒载问题是我买车的直接原因。

        三、空气污染的问题。我当年大学毕业南下上海的时候,正好赶上北京和天津沙尘暴天气走的。到了上海,在一个同学那里洗了澡,走在军工路上,一阵强劲的江风吹过来。我条件反射地掀起衣服盖住脑袋,然后才想起来这已经在上海了,不是华北了。我当时沐浴干净的江风就万分感慨,我一定要留在上海。看看现在PM2.5的对比,就不用说啥了。上次回上海,看新闻说初五凌晨放鞭炮,上海PM2.5达到了300了,严重污染,呼吁市民注意。我就表示非常淡定,北京春节期间天天“爆表”呢。

        上海生活更方便:一、上海遍地有24小时便利店,北京满大街找不到一个。最糟糕是冬天,附近一个京客隆晚上八点就关门了,实在让我诧异得不行了,上海的超市哪有晚上十点前关门的?

        二、上海水电费缴费可以用支付宝了,可北京电费用电卡,这一点让我太费解了。谁知道家里什么时候电快用完了。我反正当年在我姐家里就碰到突然停电,她手忙脚乱打手电满屋子找电卡,然后下楼去充电。

        三、上海地铁换乘相对比较方便,地铁出口一般都在闹市区(浦东有些不是),但北京地铁很奇怪,很多出口很拧吧,我忘记了很多年前到中关村什么地铁出口出来,居然还翻了一道铁栅栏,过了铁路才是马路。

        还有很多方面,都比较琐碎,不一一举例了。一句话总结:上海的城市化文明程度比北京要高一个时代,差距是全方位的。(文章选自微信,作者信息不详,请文章作者见报后与本报联系)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