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9月26日 星期四

    网 言

    “言论天空”缘何“雷语交加”?

    《 光明日报 》( 2013年09月26日   02 版)

        房价、养老等是当今社会敏感的热点话题,近来,少数经济学者不时就这些问题发出雷人之语:“北京房价要涨到80万元/平方米”“房价涨到顶就没人投机了”“延迟发养老金,其间男的可以去养老院做园丁,女的给老人洗衣服做点编织”……这些“雷语”令人惊愕,并引爆网络。人们不禁要问:这些学者为何好发雷人之语?

        现实中,一些学者、专家担当了公众的意见领袖,其言论往往能带来大范围的影响。但部分学者却是“雷语”频频,不断刺激着公众的神经。这些学者,“不厌其烦”地怀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心态,本着“没有最雷只有更雷”的原则,不怕太轰动,就怕没响声,拼的就是个“知名度”。在全民信息时代,信息的高速度、信息平台的多样化尤其是网络平台的自由性,为言论的发布提供了便利。海量信息铺天盖地,想要让自己的言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就必然要出奇制胜——这就是部分雷人学者的歪逻辑。

        每个人都有发表观点的权利,可以百家争鸣,但不能信口雌黄。“罔顾法律、自说自话”貌似彰显自己个性和独特的观点,实际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专家学者因其专业性和权威性,更应当慎言,要充分考虑公众的诉求,担当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原载华龙网,作者商骅池)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