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培养传承人的任务迫在眉睫,但花丝镶嵌实在太苦了,很多孩子都坚持不下来。”在北京东郊的一个农家院子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程式花丝”开创者程淑美略显忧虑地说,“我选徒弟的第一标准是能把花丝镶嵌做一辈子,能把这门技艺一代代地传下去。”
起源于战国的花丝镶嵌,是“燕京八绝”之一,工艺极为繁复,一件大型作品的工期往往要以年计。将金银等贵重金属加工成0.1毫米左右的细丝后,再以堆、垒、掐、填、攒、焊等技法用金银丝编织出器物形状,并镶嵌上珠、玉、宝石,成品丝丝相扣,美轮美奂。
1962年,不满17岁的程淑美考进北京工艺美术学校花丝镶嵌专业。“当时有个说法,花丝镶嵌就是吹煤油灯的。”程淑美说,花丝制作过程中需要不断用火烧丝,那时只有煤油灯,技师要用嘴吹火,来控制火的大小与方向。“一天下来,满脸油污不说,手也常常带着灼伤。”
学习的过程虽然艰苦,但传承千年的花丝镶嵌之美,不知不觉占据了这个小姑娘的心房。在盘丝错结的缠绕中,程淑美找到了自己一生奋斗的方向。
1966年,程淑美进入北京工艺美术厂工作之初,就主动要求去玉器车间。因为她认为自己没有立体造型的基础,做花丝设计很吃力。就这样,为了做好花丝镶嵌,程淑美干起了更苦更累更脏的玉雕。
1979年,已经当上设计班班长的程淑美,终于来到花丝镶嵌车间,开始为她钟情17年的花丝镶嵌做设计。13年的玉雕功底发挥了作用,她的造型能力极强,作品以花丝镶嵌为主,并与玉雕等多种工艺相结合,使立体造型与传统花丝技艺完美融合,区别于以首饰、器皿、建筑为主的传统花丝制品,尤以人物见长,开创了“程式花丝”的艺术风格。
1991年,程淑美从国营厂辞职,来到北京握拉菲首饰有限公司,不为薪酬,只为有一个更好的创作空间。“我已经46岁了,必须要出几件拿得出手的作品。”她说,那段时间里,她像年轻人一样加班加点,几乎没有在9点前回过家。就是在那几年中,《童子拜观音》《乘犼观音》《慈航普渡》……她的几件代表性作品接连问世。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工美行业日渐衰落,花丝镶嵌后继乏人,程淑美感到有义务肩负起传承的重担,便于2000年成立了工作室。2009年,在朋友资助下,她开办了自己的花丝厂,为把原先工美厂的老师傅们都召集到一起,还特意把厂址设在了离师傅们家比较近的通州。
多年来,如何多带年轻人,传承花丝镶嵌技艺,成为程淑美的心头大事。她首先盯上了儿子高欣程,“好歹从小耳濡目染,而且有美术功底,也会听我的话。”最终,她说服儿子辞职进入这个行当,并举行了正式的拜师仪式。她还特别留心在青年学徒中筛选合适的传承人,今年她已向北京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报送了四个徒弟的名单,一经批准就会举行正式收徒仪式。
如今,已近古稀之年的程淑美每天都要奔波数十公里,往返于北京城区与通州之间。她认为,花丝镶嵌是个干到老学到老的行业,哪怕有了“大师”的名头,仍要不断地追求与学习,不断拿出独创的设计和作品。半个世纪的岁月里,程淑美与花丝相伴,雕刻人生。(本报记者 罗 旭 通讯员 赵 健)
人物小传
程淑美,1945年出生于北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花丝镶嵌制作技艺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北京市特级工艺美术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