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一部全面反映20世纪30年代国内金融市场的小说完稿,茅盾将其定名为《子夜》。该书的出版一时轰动文坛,1933年也因此被称为“子夜年”。这部长篇小说围绕着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与买办赵伯韬之间的尖锐矛盾,全方位、多角度地描绘了上世纪30年代初中国社会的广阔画面,奏响了一支雄浑的“时代交响曲”。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几十年来,《子夜》影响了不同社会阶层的几代读者。近日,在《子夜》入选中宣部等三部门向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名单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现代文学研究专家赵遐秋应邀向记者讲述了她对这部小说的理解。
“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比较全面地描写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小说,比较深刻地描写了国内当时的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赵遐秋说,1930年秋,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上海。中国的民族工业受到外资的压迫以及农村动乱和经济破产的影响,市场萧条、工厂倒闭;而另一方面,工人运动方兴未艾,红色政权蓬勃发展,极大地振奋了人心。于是,茅盾将平时积累的素材加以消化,创作出《子夜》这部现实主义小说。
“文学要反映社会。”赵遐秋认为,这在《子夜》中是通过形象各异的人物来体现的。他们真实生动,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其中,主角吴荪甫是刻画得非常成功的一个角色。他性格多面,一方面很爱国,另一方面又不择手段地赚钱,显得很残忍;面对经济危机和官僚资本时很强势,从人性角度看又十分脆弱,让读者印象深刻。
“这给了我们一个永恒的文学价值观,就是文学反映社会是通过有特点的人物来表现的,而不是靠离奇的情节和标签。”赵遐秋说,小说要以人为本位来写,过去和现在都是如此。(本报记者 吴 娜 本报通讯员 龚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