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9月24日 星期二

    教书育人楷模⑨

    花海中唯有你最娇艳

    ——记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第二中学教师孔庆菊

    《 光明日报 》( 2013年09月24日   03 版)
    门源县第二中学教师孔庆菊本报记者 刘鹏摄

        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祁连山区的达坂山下,浩门河畔,每年7月份,金灿灿的油菜花开满百里川地,被人们誉为“中国最美的油菜花长廊”。在这百里花海中,有一朵被学生和家长称为“达坂山下的格桑花”的中学藏族女教师,她就是门源回族自治县第二中学教师孔庆菊。

     

        1992年,孔庆菊从海北州民族师范学校一毕业,就被分到了一个乡村中学任教。在艰苦的环境里,与学生有着同样经历的她很快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许多困难家庭的孩子因为她的资助而完成了学业,一批批差等生在她的悉心教育下步入了先进的行列。

     

        回族女学生韩英,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由于家境贫寒,加上还有两个弟弟也在读书,父母多次想让她放弃学业。孔庆菊了解到她的家庭情况后,多次到韩英的家中,苦口婆心地给她的父母做思想工作,联系有关方面解决家庭困难,韩英终于又回到她深爱的教室。2011年她以海北州文科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华中师范大学。之后,韩英的父亲又把韩英的弟弟韩龙执意调到孔庆菊所带的班级。这样的事例在孔庆菊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不胜枚举。2008年她被推荐为“青海省师德师风报告团”成员,在省内各州县进行巡回报告。

     

        21年来,她每年都承担着800多个课时的工作量,每天要批改上百本作业,在担任繁重的教育任务的同时,她还担任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从2000年开始又先后担任了年级组长、课改教研组长以及县教育局兼职教研员。她带过的学生近2000人,顺利考入高中的达90%以上。21年来孔庆菊获得了90多项各级各类表彰奖励,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青海省十杰教师”“青海省教学能手”等多项荣誉称号。

     

        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从经济到教育都存在着不足,孔庆菊在自己的岗位上,一直在追寻着缩小教育差距的路子。多年来,她不断地丰富和提高着自己,通过自学先后取得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本科学历。同在门源县当老师的赵良生,是孔庆菊的同窗好友。“我这位老同学原本就是个对任何事情都很认真的人。2002年课改时,她把全副身心都放在完成课改任务上,体质本就不太好的她由于劳累过度,头发大把大把地往下掉,甚至一度能看到她光秃秃的头皮。”

     

        赵良生所说的课改,指的是2002年门源县试点推行的第一轮课程改革。当时孔庆菊被门源县第二中学选派去参加省教育厅举办的新课程改革通识培训。最先接触课改的全新理念,这对孔庆菊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在孔庆菊这只课改“领头雁”的努力带动下,门源县第二中学的课改工作一度走在了全县前列,2005年门源二中课改试验班各科目的成绩比普通班的成绩平均高出5~10分,被评为“海北州课改先进学校”。

     

        课改犹如一阵东风,不仅给学生们“吹开”了一片自主学习的快乐天地,也让孔庆菊从一个青涩的青年教师踏上了快速成长之路。赵良生说,直到现在,“课改把孔老师的头发改没了”这句话仍在门源县教育界广泛流传。

     

        21年的岁月,孔庆菊这朵格桑花怒放在祁连山区,成为无数教师和学生组成的花海中最娇艳的一朵,装扮着民族教育的烂漫篇章。(本报记者 刘 鹏)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