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9月24日 星期二

    每件事都要让老百姓幸福

    从一辆车、一把伞、一条路看邳州政府的为民情怀

    《 光明日报 》( 2013年09月24日   04 版)

        再次来到江苏邳州,是初秋时节,成片成片的银杏已开始泛黄,掩映在树林里的农家小楼个个精致秀气,楼前欢笑的人群分不清干部和普通村民。想起十几年前这里还贫穷落后、矛盾重重,记者不由感慨万千:是什么让这个拥有180万人口的大县取得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辆开进百姓心头的车

     

        “来啦!”在八义集镇周家村村口,四处张望的村民话音刚落,就见一辆面包车稳稳停下,车上的人迅速排齐桌椅,摆好电脑,放上标签。再一看,村民已排起长龙。“俺来办尊老金。”91岁的吕韩氏说,“以后我每月能领100块钱尊老金了。”老人笑开了颜:“这车可帮了我大忙,以前必须去镇里办手续,来回要半天呢。”

     

        老人口中的车,叫“百姓办事零障碍大篷车”。原来,八义集镇南北狭长,南边的村子离镇政府60多公里,有时,村民骑车赶到镇里,不巧镇政府的人已经下班;也有时候,来办事的百姓没带齐证件,只得再跑一趟。为让村民省心,去年8月,八义集镇买了一辆依维柯车,把农村基本医疗保险、老龄补贴、低保户调查认证等最常用的56个事项,统一安排在车里办理和咨询。令镇党委书记衡钧意想不到的是,车子第一次开进村就大受欢迎,大家相互转告,在地里干活的人也赶忙放下锄头,赶来看个究竟。今年6月,邳州在全市推广八义集镇的经验,为25个镇统一购置了“百姓办事零障碍大篷车”,并规定“大篷车”每周在村里办事不少于5天,每月每村不少于一天。

     

        实际上,这只是邳州推进服务百姓零距离的一个缩影。邳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东风介绍,近年来,邳州在全国率先开通政务公开、政务服务系统,“书记市长网上直通车”等,及时解决老百姓的困难,其中,“书记市长网上直通车”推出一年多来,已搜集到问题6000多件,目前99%已解决。

     

        “干群关系紧张,根子在干部。干部没把群众放心上,遇事推诿扯皮不作为,就会引发群众不满,使群众产生怨言。”邳州市委书记王强说,服务百姓是条没有终点的路,在不断创新服务方式的同时,要时刻警惕可能出现的被动应付、浅尝辄止等现象,坚决破除形式主义的东西,做到服务百姓不打折。

     

    一把撑起农民好日子的伞

     

        “说千道万,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社会稳定,老百姓不富裕,一切都是空中楼阁。”邳州市代市长陈静说,近年来,政府发展一镇一策、一村一品,由村干部带头,将各镇各村的特色做大做强——炮车镇的糖葫芦、邹庄镇的炒货、陈楼镇的白铁等都已广为人知。去年,邳州在全国百强县(市)中的排名从2009年的第91位跃至第56位,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21155元和11470元。

     

        “四方翠荫怡子孙,一把红伞走天下。”刻在炮车镇四王村服务中心门前的两句话十分显眼。“一把红伞是指糖葫芦,四王村人从100多年前就有做糖葫芦的传统。”村总支书记李兆强说。

     

        糖葫芦虽好吃,可卖糖葫芦却不容易,在过去被称为“要饭的买卖”。而现在,糖葫芦却让四王村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原来,为做大糖葫芦产业,村干部达成协议,只要办公楼一天不塌,就决不建新楼,只要办公用品一天能用,就决不更新换代,硬挤出20万元建成5000平方米的山楂批发市场,并成立山楂营销协会。批发市场搅动了山楂营销大潮,而营销协会的成立,则为外出卖糖葫芦的四王村人提供了最新的市场信息。如今,糖葫芦已成为村民致富的特色产业。四王村2000多人中,有1400多人在外经营糖葫芦生意,足迹遍及广东、四川、湖南、安徽等地,人均年收入5万多元。

     

    一条团结一致的路

     

        邹庄镇,是邳州最有特色的地方之一,这里的人“一把铁勺走天下”,全国各地所有炒货市场都有邹庄镇人的身影。在这里,记者听到了一条路的故事。

     

        去年,多年未回乡的韩涛开着新买的奔驰车回家团聚,一路风驰电掣,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可到了村头,他却傻了眼,车子一起一伏,在坑洼泥泞的乡路上根本无法“奔驰”。为让村口的路平坦、宽敞起来,韩涛拿出20万元,并发动村里组织捐款修路,很快一条长1500米、宽5米的水泥路建成了。

     

        “修路的背后折射出富裕起来的邳州人思想观念的变化。”邹庄镇党委书记周坤说,“以前大家相互攀比,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现在乡里乡亲格外团结,彼此心怀感恩;另外,遇到问题时,大家也不再被动地等着村干部处理,而是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

     

        村民思想观念的进步,也倒逼着村干部治理村务方式的变革。这场变革被邳州人称为“四权”建设,即严格落实“党组织决策权、村代会议定权、村委会执行权、群众监督权”。

     

        眼下的赵墩镇义合村是将邻村韩家村合并后的大村,10年前,韩家村栽了2万多棵杨树,杨树成材后,韩家村村支部想把树卖了,但因事先没征得村民同意,遭到村民坚决反对而被搁浅。两村合并后,按照“四权”工作法再提卖树事宜,最终此事顺利进行,卖树所得的200万元也使全村道路得以硬化。“老百姓的事情必须让老百姓自己说话才能办成。”从卖树这件事,村支书张保国领会到:村干部也要转变观念,从“为民做主”变为“让民做主”。

     

        俗话说,观念一变新,黄土变黄金。10多年的光景,邳州发生了巨变。如今的邳州人还特别重视教育,这相较于从前“读书不如趁早打工”的思想,是质的飞跃。从邳州最北边的四户镇到最南边的占城镇,一路走来,村里最漂亮的建筑就是学校,最开心的就是学生。(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韩灵丽)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