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青岛9月22日电(记者刘艳杰)按通常标准,山东省青岛市第九中学校长张玉慧是个正处级干部。但是,近日,他就要告别这个“官衔”了。“在推行职级制后,我的身份是高级校长,不再有行政级别,工资按职级发放,戴了20年的‘官帽’痛快地摘下来,踏踏实实搞教育,真正的无官一身轻啊!”张玉慧对记者说。
最近,青岛首批35所局属学校48名校长正经历着一场重要的人生变革,张玉慧只是其中之一。2013年初,青岛市教育局开始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从局属学校开始试点,对校长们进行分级,破除以往处级、副处级、科级的“官衔”,建立特级校长、高级校长、中级校长、初级校长四种职级管理制度,同时还将配套实行校长试用期制度和校长职级工资制度。职级评审结果已经在今年7月下旬公示,近期将正式公布结果。
据青岛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搞好这项改革,青岛市政府先后起草制定了18个文件、20项制度。改革的终极目的,就是要改变学校政府化、校长官员化现象,促进教育家办学。这场从校长开始、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引起了青岛教育系统和广大学生家长的高度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说,我认为一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青岛市南京路小学的一位家长这样评价校长的地位与作用。“职级制改革,其实就是赋予校长权力,使学校充分体现特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青岛市教育局教育专家咨询团团长翟广顺说。
据了解,在此次改革中,校长的选拔采用民主推荐和公开竞争上岗等多种方式。校长职级共分4级10档,即特级校长、高级校长(三、二、一档)、中级校长(三、二、一档)、初级校长(三、二、一档)。特级校长数量控制在全市中小学校长总人数的2%以内,并兼顾各级各类教育和城乡学校。
“内心没一点冲击那是假话,但这是教育现代化的必行之路,早晚的事。”张玉慧对记者说,“作为校长,不用再去应付文山会海,专心走职业化专业化的道路,其实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