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之纵横》所表现的这段历史,时当战国中期。战国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秦国的形成,第二阶段是秦国的兼并征战,第三阶段是秦统一六国。《大秦帝国》系列电视剧的第一部《大秦帝国之裂变》是以“商鞅变法”为主线,第二部也就是这一部则是以“秦惠文王和张仪联手改变历史格局”为主轴。
关于史诗的品格,按照恩格斯的定义,需要具备“三个要素”。一是有历史内容,二是有思想深度,三是有生动的情节。《大秦帝国之纵横》,就具备了以上“三个要素”。
首先,该剧展现了非常丰富的历史内容,充满了政治智慧,可谓是波澜壮阔,风起云涌。看历史剧既要有思想准备,也要有文化准备,要了解当时的历史真相。关于张仪和苏秦斗法对峙一说流传甚久,但都是以讹传讹,这是由于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有误。实际上当苏秦登台的时候,张仪已经退休了。1972年从马王堆汉墓里出土了16篇关于苏秦的文物资料,从中可以了解到张仪和苏秦年龄差距甚大,不可能作为政治对手。
剧中,张仪与公孙衍的斗法是符合历史真实的,也很精彩。他俩都是魏人,又同为秦国效力。魏国出了那么多人才,却为他国所用,这点对于魏国来说很可悲。电视剧中出现张仪和公孙衍的戏,没有历史知识储备的人就很难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就需要电视剧承担普及历史知识的职责。
其次,该剧饱含思想深度,具有“资政育人”的作用。我们创作历史剧,不是为了消费历史,归根到底还是为了“资政育人”。关于这一点,我觉得该剧能提供给观众几点重要的启示:
第一,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外交是内政的延伸。在电视剧中,秦国的谋士们或者说纵横家,之所以能够取得成果,绝非仅凭口舌,而是与秦代经过几代人战争流血取得的胜利是分不开的。至于外交是内政的延伸,首先表现在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在经济上比较发达,国力也比较强盛;其次是秦国政治上安稳,秦惠文王继续执行“商鞅之法”,同时复辟势力也不复存在,这时候外交所发挥的作用就更为突出。
第二,民心可用。电视剧中有一个细节,对此表达得很充分。韩国太子奂被秦兵冯高俘获后,试图逃跑未果,跳崖自杀。为了国家利益,秦国需要与韩国修好,但韩国的条件是要冯高赴韩谢罪,尽管秦惠文王很纠结,但冯高识大局,为了秦国而慷慨赴死。
第三,人才的竞争决定了事业的成败。战国时期是乱世之秋,秦国是先有商鞅,后有张仪,所以才取得了成功。张仪名利思想严重,在道德上是差了一点,但他的想法却能够符合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因此秦惠文王既用他又控制他。张仪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对秦国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第四,国家的失败归根到底是内因。战国时期,被秦国打败的几个国家,究其失败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政治昏庸、吏治腐败、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等。不能否认外交的重要作用,但外交的有效是要建立在国力强大的前提下。
最后,该剧生动的情节值得观众细细欣赏和回味。剧中的车马、宫殿、场景、服装、道具等,都很讲究,营造出了富有强烈历史感的氛围。剧中的语言也用得相当成功,半文半白,雅俗共赏,既有哲理性,又有韵味感。
在风起云涌的战国时代,剧中的人物都处于矛盾的漩涡上,这使得每个人物充满了历史感,在情节的处理上也很生动。我对于该剧的结尾很欣赏,张仪和公孙衍历经了一番人世沧桑后,两个人都隐退了,也被当朝者弃用了。两个人忙碌了一生,一场辛苦一场空。这让我想起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中的歌词,“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充满哲理意味。这个结尾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值得我们好好欣赏和品味。(作者为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