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科普日及北京主场活动以“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各地组织开展了11000多项科普活动。10年来,全国科普日期间累计举办的重点科普活动达4万多次,参与公众超过7亿人次。
10年来,全国科普日活动得到各级科协组织的积极响应,以及社会各方面和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和亲身参与。自200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开展以来,中央书记处领导同志连续十年每年都莅临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现场,与首都各界群众一起参与科普日活动,为促进公众参与科普活动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各地科普活动的深入开展。
回顾10年来全国科普日活动,主要取得以下成效:
第一,全国科普日活动的持续开展,为《科普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贯彻实施营造了良好的氛围。10年来,中国科协秉承《科普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赋予的职责,在全国科普日活动中紧紧围绕全民科学素质纲要“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工作主题来设置活动内容,围绕公众关切的社会热点、注重贴近公众的实际需求、注重发动公众的主动参与,把农村、社区、企业、校园等作为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重点场所,以举办专题展览和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现场科技咨询、科普互动表演等公众喜闻乐见、简朴实在的方式开展科普活动。目前,全国科普日已成为植根基层、公众喜爱的主题科普活动,也是目前我国影响面最大的全国性科普活动。据不完全统计,10年来各地在全国科普日期间累计举办的重点科普活动达4万多次,参与公众超过7亿人次。
第二,全国科普日活动的持续开展,促进了我国科普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和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活动的蓬勃开展。10年来,全国科普日活动的持续开展在全社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先导作用,进一步激发社会各方面支持科普、参与科普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社会责任感。
一是带动科普活动的蓬勃开展。10年来,在全国科普日活动示范带动下,大批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博物馆、地质公园等科普资源积极主动向公众开放,大批农技协、社区科普大学、社区科普协会等基层科普组织积极面向公众广泛开展科普活动,以航天员太空授课为代表的一批有影响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创新和蓬勃开展。据统计,2006—2012年科协系统举办各类科普活动逾150万次,参与公众超过13亿人次,仅2012年各级科协及所属学会全年举办的科普活动达25万多次,受众近2亿人次。
二是促进了科普基础设施的建设。全国10年来新建各类科技馆近200座,先后有中国科技馆新馆以及上海、广东、重庆、青海等一批国家级、省级科技馆相继建成。全国科普大篷车保有量607辆。一个包括有实体科技馆、流动科技馆、农村中学科技馆、数字科技馆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的现代科技馆体系正在不断建设完善。目前全国科技馆体系年覆盖的公众近7亿人次,其中全国科技馆年受众达3000万人次、流动科技馆巡展年参观将逾1000万人次、科普大篷车年受众达1000万人次、中国数字科技馆年访问达6.2亿人次。同时,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已达1048个。
三是促进科普示范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目前全国共有科普示范县(市、区)902个。2006年中国科协与财政部联合启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截至目前共安排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16.5亿元,对全国10050个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奖补;2012年起,中国科协和财政部又联合实施了“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在原有的“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基础上增加了“社区科普益民计划”,每年转移支付1亿元,对500个全国科普示范社区进行奖补。
第三,有力地促进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10年来,全国科普日活动的持续开展有力地促进科技知识、科学方法在全社会普及,以及科学思想的传播和科学精神的弘扬,有力地增强公众利用科技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促进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据第八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达到3.27%,比2005年提高了1.67个百分点。(作者为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