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连续承担国家973、863、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科技计划以及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批创新成果在企业实现产业化,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一项项成果、成就显示出河南师范大学在特色科研道路上的勃勃生机。
河南师大地处新乡,做科研缺乏信息、人才、经费诸多方面的优势,如何发展?
找到特色,更要保障特色。近年来,河南师大设立应用科学与技术研究基金、国家级项目培育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学术专著出版基金、教育科学基金、学术交流基金六大基金,以激励政策鼓励科研特色。学校还创新对重点学科的管理机制,变身份管理为目标管理,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围绕研究方向组建创新团队。
“先天不足,也能茁壮成长。”河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杨林对师大科研发展深有感触。
支持更多教授走向生产一线和田间地头
“特色科研的基本立足点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我们支持教授走向生产一线和田间地头。”校长王键吉表示。
“河南省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基础是始建于1989年的河南师范大学新能源材料研究所。
多年来,“中心”紧密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新乡市重点支柱产业中的新能源、新材料、电动汽车、节能环保等产业发展需求,致力于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的技术研究创新,重点研究开发安全、廉价、性能优异的动力电池新材料,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果,有力地支撑了动力电池产业的技术提升和集群发展。
“中心”主任杨书廷教授带领的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创新团队,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省重大科技专项等20余项,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11项,其中9项国内领先。
“地方高校搞科研不能等也不能靠,输血不如造血。”杨林告诉记者。
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研究小麦的科研队伍十分庞大。河南农大、河南农科院可谓是两座高山,利用生物学科的优势,河师大在两座山之间找到了自己的出路。在学校的支持下,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春喜带领小麦研究课题组,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小麦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等多项专题任务,近年来为河南省与沿黄河区域的小麦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鼓励科研人员走向社会、深入企业、深入农村开展难题攻关和技术服务,政产学研合作成效显著。在生物医药、新能源材料、绿色化学、农业生物技术、环境保护等领域,学校转让的高新技术成果创造的价值达到数亿元,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
与此同时,一些社科研究也在民间获得了新生。河南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题组和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帮助申报的怀梆、二股弦、哼小车等分别被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指导成立的“冯丈村农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是全国第一个农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心参与制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题片《澄泥成砚》《巨鞭起舞》《河南豫剧》《留住怀梆》等在央视播出后反响不断。
关注高水平领军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走在河南师范大学的校园,看到“帕瓦罗蒂音乐艺术中心”,人们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以帕瓦罗蒂命名的音乐艺术研究机构会出现在这里?
原来,中心聘请曾经担任过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艺术指导的马可·贝雷依担任艺术指导和特聘教授。
2009年9月,帕瓦罗蒂音乐艺术中心合唱团在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比赛中喜获金奖;2010年11月,排演的歌剧《贾尼·斯基基》获中国戏剧(专业组)最高奖“中国戏剧奖·校园戏剧奖”;2012年11月,在中国舞蹈艺术最高奖——第八届中国舞蹈“荷花奖”中荣获“作品银奖”(金奖空缺)和“十佳作品奖”。不长的时间内,囊括音乐、戏剧、舞蹈三大最高奖项。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重点学科和科研平台建设为载体,以重大科研项目实施为抓手,以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为根本,先后培养和引进了一批以中原学者、省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为骨干的人才队伍,有力地支撑了学科的发展。。
教授渠桂荣主持完成的“系列核苷生产新工艺”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技术成果在新乡拓新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产业化,打破了日本对国际核苷市场的垄断;教授王键吉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张锁江课题组合作,在电解质溶液、绿色介质等领域围绕离子液体的构效关系及清洁化工过程的研究成果“离子液体的构效关系及其化学工程基础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授徐存拴完成的“大鼠肝再生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授王桂兰的一项研究成果获得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和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联合评选的首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9个省厅级科研平台文理并重,正在紧密联系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发挥高校科研优势,服务区域社会发展。(本报记者 靳晓燕 本报通讯员 屈会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