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9月21日 星期六

    知行论坛

    在服务人民中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张东刚 沈壮海 《 光明日报 》( 2013年09月21日   07 版)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更加自觉地践行群众路线,牢固确立服务人民繁荣学术的立场持守和精神追求。

     

        细研每一个卓有建树的学者个体和群体所走过的学术历程,都会从中读出责任和担当,读出人民在其学术生命中的分量。

     

        深深植根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满足于纯书斋里的学问,不满足于“在书本里面讨生活”。

     

        能够将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现出来,恰恰是研究成果表达的最高境界,也是研究成果实现其价值的最好通道。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题中之义,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客观要求,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支点。在致力于实现学术昌盛的集体努力中,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更加自觉地践行群众路线,牢固确立服务人民繁荣学术的立场持守和精神追求。这是学术繁荣的内在要求,也是学者发展的必由之路。

     

        服务人民,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和坚持的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原则。之所以将服务人民确立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必须坚持的原则和要求,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所要发展的文化,包括我们所要发展的哲学社会科学,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为人民大众服务是我们所要发展的文化和哲学社会科学的本质要求;在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性越是强大,社会历史合规律性与目的性的发展进程也就越是拥有强大的主体力量依托,中华民族的一个个新梦想也才能够在人民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不断成就为真切的现实。

     

        服务人民,不仅揭示了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义与指向,为哲学社会科学重要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使得哲学社会科学在这种服务的过程中获得了实现繁荣发展的新推动。服务人民和在服务人民中前进,是蕴含于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过程的重要辩证法。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越高,其推动历史进步的社会实践越丰富越深入,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动力、条件和实践基础也便越强大、越成熟、越丰厚。无论对于学者个体还是对于学者群体来讲,能否将自己的学术兴趣与社会的学术需要结合起来,将学术责任与社会责任结合起来,能否在服务人民的大格局中审视、思考、推进自己的学术研究,不仅反映着学者个体学术胸襟与气度的大小,反映着学者群体社会担当精神与责任意识的强弱,也直接影响着其学术视界的狭阔,决定着其学术的创新创造所可达至的高度。当我们细研每一个卓有建树的学者个体和群体所走过的学术历程,都会从中读出责任和担当,读出人民在其学术生命中的分量,原因也正在这里。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也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艰巨的新课题、更加多样变化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际遇和时代平台,也呼唤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更高地扬起服务人民的学术志向,为人民幸福著书立说,为民族振兴建言献策,为社会文明传承创新,为国家富强运筹韬略,将学者的智慧深深地印入时代前进的步伐中。

     

        在服务人民中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前提在于深深植根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探求人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学问,研究的重要对象是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发展的最终根源在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评判的根本尺度也在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任何社会发展规律,都不是人们头脑中的臆造,而是客观地蕴纳于具体的社会发展进程之中。人民群众生动具体的社会实践,正是我们借以感知、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依据。远离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哲学社会科学就远离了它的研究对象,远离了它借以破解社会发展之谜、揭示社会发展必然之理的根本凭借,也就自然失去了它得以存在的真实根据、得以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样也就失去了服务人民的能力和资质。深深植根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满足于纯书斋里的学问,不满足于“在书本里面讨生活”,勤于向人民请教,向实践学习,善于汲取来自于生动实践的“源头活水”,勇于回应实践发展提出的“真问题”,敢于将理论的“答卷”交由实践反复检验,基于实践创新推动理论创新,发挥理论创新在实践创新中的先导作用。

     

        在服务人民中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关键是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哲学社会科学的大多数领域,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其研究不可能“价值无涉”“价值中立”,而总是与特定的立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贯穿着相应的价值观念,体现着相应的价值诉求。而所处的立场不同,哲学社会科学“求真”的可能性、彻底性也便不同。只有真正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代表和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哲学社会科学,才可能真正实现“求真”的彻底性,“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人民利益的”。在当前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利益关系复杂纠缠、利益观念多元杂陈的背景下,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致力于服务人民的哲学社会科学,更应当自觉地以探寻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揭示“人间大道”“人间正道”为己任,向人民群众阐明其根本利益并服务于人民群众为实现根本利益而进行的不懈奋斗。人民群众的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一个整体,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开展学术研究,要求我们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于学术探索的全过程。在当代中国,为人民服务与为社会主义服务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离开了社会主义道路,也就从根本上脱离了人民,违背了人民的最高利益”。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开展学术研究,要求我们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以建设者的身份,出思想、提对策,发挥好党和政府思想库与智囊团的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拓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开展学术研究,还要求我们密切关注人民群众的思想脉动,自觉为人民群众解疑释惑,为社会和谐发展增进“正能量”,不被有违人民群众意愿和利益的各种利诱所虏、所惑并充当其代言人。

     

        在服务人民中繁荣哲学社会科学,需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一贯强调的学风。毛泽东同志之所以将这一学风的确立和发扬称为党领导中国革命必须解决的“第一个重要的问题”,根本原因就在于,任何先进的理论,都只有在与实际的紧密联系中,才能影响现实,发挥作用;任何先进的理论,都只有在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中,才能解决中国问题,服务中国发展。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学风,需要我们勇立理论的制高点,以当代中国为中心,博采中外,熔铸古今,不做外来理论的简单移植,不以抽象理论硬框具体的现实;需要我们有强烈的现实情怀,关注世界和时代的新变化,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发展,以正在做的事情作为学术探索的关注焦点;需要我们有自觉的问题意识,善于捕捉改革发展提出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以重大问题作为学术研究的主攻方向;需要我们下足调查研究的功夫,在现实生活中“选真题”,用可靠的事实立论,依科学的数据明理。理论联系实际,并非单向地从理论出发去研判现实,它也包括在对现实问题的透彻研究中创新理论,从对中国问题的探索中凝汇中国智慧,锤炼中国话语,丰富中国理论,涵育、壮大不同学术领域的中国学派。脱离于实际、落后于实际、错位于实际、掩目于实际的任何学术研究,既无法生机蓬勃,也无法真正服务人民。

     

        在服务人民中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离不开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风。7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曾经严肃地批评“党八股”文章,对“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无的放矢,不看对象”“语言无味,像个瘪三”“甲乙丙丁,开中药铺”等文风及其弊端作出切中要害的分析。客观而言,毛泽东同志所批评的这些情况,在目前的学术论著、演讲中仍然存在。学术论著、演讲的言之有物、准确鲜明、生动活泼、简洁畅达,是其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入心入脑的重要条件。否则,再好的研究成果,都会与人民群众之间隔起一道或高或矮的墙,阻碍其走向人民大众。有人误以为,通俗易懂会降低研究成果的学术分量。其实,通俗易懂与学术分量之间并不存在对立关系。能够将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现出来,恰恰是研究成果表达的最高境界,也是研究成果实现其价值的最好通道。文风不仅仅表现在研究成果的语言表述上,也表现在写作的态度上。毛泽东曾经提醒宣传战线的同志,“当着自己写文章的时候,不要老是想着‘我多么高明’,而要采取和读者处于完全平等地位的态度”。这一提醒,适用于哲学社会科学的每一位学者。把自己摆在与读者、与人民群众完全平等的地位,笔端常带感情,娓娓道来,循循善诱,才能春风化雨,沁人心脾。

     

        在服务人民中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落脚点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社会发展由人推动,同时,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也直接指向于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哲学社会科学本身的学科特性等,赋予了哲学社会科学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程中无可替代的责任和使命。马克思强调:“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哲学社会科学也才能获得实现其力量的最根本的主体根据,获得其所有功能与价值得以真正实现的唯一途径。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刻认识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与人民群众素质提升之间的内在关系,不断增强立德树人的自觉性,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更加严格地把好锤炼成果、推出作品的质量关,为人民群众奉献更多高质量、“有营养”“无污染”的精品力作,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更大地打开书斋之门、校园之门、研究机构之门,更好地运用现代信息媒体,与更多的人民大众交流互动,明德益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逐步推进但又永无止境的历史进程,要在服务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永不间断的释放“正能量”,自然还要求哲学社会科学自身始终葆有创新的激情、创造的活力,不断指向新高度,实现新超越。而这,也正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光荣梦想和神圣使命。(作者单位:教育部、武汉大学)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