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山舰服役中国海军100周年纪念,也是中山舰蒙难75周年和抗日战争胜利68周年纪念,为弘扬孙中山先生的爱国主义和民主革命精神,追寻中山舰的风雨历程,武汉中山舰博物馆和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共同举办了《风雨中山舰》专题展览。展览于2013年9月10日开幕,10月27日结束。
中山舰,原名永丰舰。1910年由清政府向日本长崎三菱造船所订购,1912年6月建成下水。1913年加入中国北洋政府海军第一舰队,正式服役中国海军。1922年6月孙中山先生在“广州蒙难”时登临该舰,指挥平叛斗争长达55天。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去世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更名为中山舰。1938年10月,在“武汉保卫战”中于长江金口水域被日机炸沉。
武汉中山舰博物馆馆长王瑞华介绍,一代名舰——中山舰自加入中国海军以来,历经“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孙中山广州蒙难”事件、“中山舰事件”和“武汉保卫战”等五大历史事件,是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国民革命史上重要的历史见证物。1997年元月,中山舰在武汉被整体打捞出水,随之出水的文物达50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61件(套)。1999年11月,开始其舰体的修复保护工程。2001年12月,举行了中山舰(舰体)修复保护工程的竣工仪式。修复完工后的中山舰,恢复了1925年永丰舰命名为中山舰时的历史原貌,保留了1938年“武汉保卫战”中被敌机炸沉的历史痕迹,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英勇奋斗、前赴后继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2008年,中山舰博物馆建成,修复后的中山舰迁至博物馆内。
《风雨中山舰》展由“国运艰危名舰出世”“风雨航程血染大江”“昂首重生永铸丰碑”和“中山舰出水精品文物”四大板块组成,通过百余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和30件中山舰出水精品文物,较全面地展示了中山舰兴衰沉浮的历史过程,热情地歌颂了中山舰爱国官兵百折不挠、英勇奋战的革命精神。
此次为中山舰文物首次进京展览。展出文物包括铭牌标志、舰载设施、武器装备、生活用品四大类。展厅里有三件文物颇有看点:中山舰电报纸、陆海空银质勋章及“平海”搪瓷杯等。
中山舰共打捞出电报纸1000余份。中山舰电报纸分为收报单(红色)和发报单(蓝色)两种,由于年代久远又受江水浸泡,以致大部分电报文稿字迹模糊,残缺不全。讲解员介绍,经过文物部门脱水处理,相关军事单位破译,目前已解译出350余份。经初步考证,收发报时间大多数在1936年至1937年间。其内容主要为抗战爆发前,中山舰的日常巡防、编训、人员升迁、人员调动、设备维护添置等情况以及与外国军舰的交往等。
陆海空银质勋章(见图)于1929年8月由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颁行,为陆海空军通用最高奖章。该奖章分甲、乙两种,每种又分一、二两等。奖章中心是中华民国国花梅花,代表国家,周围饰以万字形花环,表示时间久远,其外为五角星表示光明,象征荣获此章者,有使国家光明灿烂、绵绵不息之意。由于这枚奖章出自中山舰舰长室,因而推测为萨师俊舰长生前所有。
还有一个不起眼的搪瓷杯。这个印着“平海”二字的杯子,是中国抗战时期海军“装备最强”的“平海号”军舰官兵曾经使用的物品。“平海号”军舰为1937年由江南造船厂自行建造的一艘轻型巡洋舰,它与同期从日本进口的“宁海号”巡洋舰为同类型“姐妹舰”。“平海号”军舰服役于国民政府海军第一舰队,为该舰队的旗舰。1937年9月23日,在江阴海空大战中被敌机击沉。1938年岳阳整编后,一些原“平海号”舰船的官兵被派至中山舰服役,并携带了这些难以舍弃的生活用品。(怡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