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此一游”“大庭广众脱鞋脱袜”“试坐龙椅”“处处皆厕所”“遇有纠纷恶语相向”……这些不文明旅游现象的频发,不仅让个人形象受损,也让国人的脸上无光。针对这一情况,中央文明委日前专门召开提升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质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加强宣传教育,加强规范约束,加强社会监督,引导和推动人们强化出境旅游文明意识,提升文明道德素质,努力避免出现不文明旅游行为;有关主管部门出台了《中国公民出境文明旅游倡议书》和《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也已正式完成立法程序,于10月1日起正式施行;中央各新闻媒体围绕“提升道德素质、塑造良好形象”开展“文明出境游”大讨论。在旅游越来越普及的社会大背景下,社会各方对文明旅游的高度重视,表明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对于提高公民个人素养,增强文化软实力,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文明旅游是提高公民个人素养、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重要举措。社会是无数个体公民的汇聚,游客的一言一行,表面体现的是公民个人素养,实质却反映着社会的整体文明程度。当越来越多的公民在假期走出家门、走出国门时,他的个人形象就随之展示给社会,展示给世界。正因为如此,国际旅游界对于旅游有这样的解释:“旅行是发现,是文明,是博爱,是超越。”遵循这样的解释,公民在旅游时就不能只强调自己的个人休闲和自我享受,还必须顾及其他人的感受和适当照顾社会公共空间,在这其中,公民的行为举止、环保意识、文化素养等对于旅游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些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出现的不文明行为,说到底是公民素质不够高的表现。出现这些现象,固然有公民个人道德修养的原因,也与社会对其坏习惯的长期纵容有关。前一段时间媒体热议的“中国式过马路”,就是一个很好的剖析案例。这种“随大流”心理及其产生的“集体不文明”行为,表面上看是公民个人素质的欠缺,但从根本上说,还是公民遵守社会公共制度和公共规则意识的淡漠,是公民普遍存在着“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这种“集体不文明”行为如不及时纠正,就势必会产生“破窗效应”。
由此可见,消除“破窗效应”的根本之道,就在于及时修补破掉的窗户。同理,减少甚至是杜绝旅游不文明行为,根本之道在于及时发现和处置旅游过程中产生的不良现象,有效防止人们仿效,从根本上消除类似“随大流“的集体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土壤。这也启示我们,文明旅游,不仅是个人素养提升的重要方式,也是社会整体文明提升的主要抓手,更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有效途径。
文明旅游是维护国家良好形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一些中国公民在旅游活动中存在的“不讲卫生、不守秩序、不爱护公共设施和环境、吵闹喧哗”等陋习,严重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国家良好形象,引起了海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和批评。在大批游客成为中国的最新出口产品的当下,这些出境游客在国外对社会公德的肆意破坏,确实让这些中国游客的斯文扫地。同时,我们更应认识到,不文明的出游行为和举止,绝不仅仅涉及个体的“颜面”和“斯文”,涉及个人的修养和社会公德水平,它还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与形象,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与提升。
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通过“施压”让别人被迫接受不一样,软实力是基于文化认同感而产生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凝聚力。从这个角度而言,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一种力量,是世界各国制定其文化价值观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指标。任何一个国家在提升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也会注重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
文化软实力的这种与硬实力完全不同的特性,决定了每一个个体都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参与者,每一个个人“软实力”的提升,必然会带来国家“软实力”的整体提升。正因如此,集中治理出国旅游的行为和举止陋习,倡导和践行文明旅游,自然将激发公民的集体荣誉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继承和维护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国家良好形象,进一步增强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文明旅游是展示公民传播力量,对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国民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取向,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高度概括和超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理念的统一体,它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最直接地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规定性,贯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影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各个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抽象的,很多人对其的认识和了解来自宣传报道和文件材料中,感觉有些深奥玄妙;又是具体的,有生命力的核心价值观从来不会停留在宣传报道中,而是体现在普通民众的生活点滴、一言一行中。
从这个角度而言,每一个出境旅游的公民都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就当下而言,国外民众对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了解还处于初级阶段,不少人甚至还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在经济全球化和交往日益频繁的大背景下,如何增进国外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深化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价值互动,是每一个中国民众都应主动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在出境旅游的同时,每一个出境游者都应该认识到,人人都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能力和传播空间,人人也都有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义务和责任,人人都应成为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者。当然,传播的关键,就是出境旅游的公民自身要认知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外的公共场所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践行者。
(作者单位:山西旅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