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9月13日 星期五

    网络带给“搜索一代”是技能还是依赖症?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09月13日 09版)

        “不知道,搜索一下吧。”近日,有大学生被媒体问到抗战胜利纪念日是哪一天时,竟这样回答。据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同学表示不清楚确切时间,另有部分同学记错时间。

     

        虽然这只是个案,但反映出新一代青年常识的匮乏和对新媒体的高度依赖,两者间形成的鲜明对比令人吃惊。

     

        青少年作为青春、充满活力的新生力量,与同样“年轻”的新媒体有着天然的高契合度。传统教育方式,也在随着新媒体的渗入而不断发生变化。然而,新媒体式的教育为孩子带来的并不仅仅是一个新奇的世界,也是一个充满“陷阱”的世界。

     

    多媒体教育时代的来临

     

        从多媒体运用于课堂到远程教育兴起,新媒体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不是新鲜事。据悉,浙江一所中学近期配备了157台ipad,供新学期学生课堂学习使用。在各类平板电脑应用程序中,教育类App已经占到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在下载排行榜中长盛不衰。在广大城市家庭中,许多家长对付淘气孩子的方法也充满了时代特色:“手机、平板电脑扔过去准能叫他安静下来!”

     

        的确,这一代青少年从小接触新媒体,对网络的熟识度几乎已经超过了其他媒体。江西省新余市年仅11岁的小子轩作为“00”后一员,使用起各类电子设备,比很多成年人还要熟练。“孩子在课余时间不是用平板电脑玩游戏,就是看电子书。我自己也感觉有些益智类游戏确实挺好,儿童电子读物包含文字、声音、图片,设计得不错。”子轩的妈妈胡女士说。采访中,很多与胡女士一样的家长认为,电子设备已经成为家庭教育必不可少的“小助手”,只要时间控制恰当,就可以放心地将孩子交给它们。

     

        “他网络接触得多,知道的东西也多,你说什么他几乎都能插上话。”说到儿子,胡女士言语间透出些许自豪。由于网络的搜索面非常宽,感兴趣的事情几乎都可以在网络中迅速检索到,这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初级知识平台,对善于运用的青少年来说,是一个优于传统学习方法的途径。

     

    新媒体环境中认知方式的缺失

     

        一切信息都来得不费吹灰之力,这种快捷和方便是互联网时代最大的特点。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在面对诸如“抗战胜利纪念日”等常识类问题时,青少年本应知道却也一脸茫然成为了常态。

     

        “别说孩子们,我感觉我自己都已经离不开网络了。”家住北京市海淀区、育有八岁女儿的赵女士对记者说:“有什么问题几乎不用动脑子,就可以直接知道答案。有些时候会感觉脑子变笨了。”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方平对此表示,过去传统的学习方式是将知识先记忆下来,然后再通过大脑加工。虽然这种方式在现代遭到很多人诟病,但不可否认,先记忆下知识后,随着之后回顾、咀嚼,可能这样学习就容易深入。而相反,由于现在网络检索的方便,省去了记忆的过程,很多知识来得快去得也快。过于贪图和依赖新媒体所带来的便捷,也使很多应当保留的常识也夹杂在海量的信息中转瞬即逝。

     

        不仅如此,习惯于快速和浅层的阅读,直接获得新的直白的信息,也会忽略思考的过程,这也不利于青少年形成自己相对稳定的人生观、价值观。“而思考、体验,正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在青少年自然的成长过程中,应当注意知识面的培养,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在玩、在实践、甚至是在犯错误中有所体会和感悟,由此得到知识的延伸。”程方平认为。

     

    “搜索一代”何去何从

     

        新媒体一方面极大地扩宽了青少年的视野,增强了学习的自主性,另一方面却又容易使他们形成“有了网络就有了一切”的错觉,过分依赖新媒体而违背了认知的自然规律。在这样那样的顾虑中,也有家长坚持不让孩子沾染网络,坚持传统教育方式。众声喧哗中,年轻的“搜索一代”又该何去何从?

     

        在对新媒体环境中的教育问题进行讨论时,应当注意,这并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问题,而应当与社会发展进程、与人们的思想变化过程相适应。孩子的成长过程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家长的教育过程,二者应当是共生的,也是持续的。“现在有很多家长由于不自信,将对孩子的希望不是寄托在某些被认为是最好的技术上,就是寄托在某个所谓的名校或者名教师上,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其实不论传统的名师还是新出现的新媒体设备,都只能在某一个方面给予帮助,这些帮助如果和家庭的指导、社会的影响不匹配,而是非常突兀地占绝对优势,对孩子的教育也会出问题。”对此,程方平表示。

     

        与此相反的,当下,也存在部分家长因为害怕互联网上的信息纷繁庞杂,而严格把控和筛选孩子所能涉及的信息。针对这种一味回避的态度,程方平认为:“既然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中,一味堵也是没有必要的。如果过于强调或者压抑,倒反而会引起孩子相反的兴趣,结果适得其反。所以引导工作一定要适度。”

     

        过于依赖或者单纯排斥,都不是最好的选择。与新媒体本身具有的优缺点一样,对于广大家长来说,重要的也许不是如何去评价它,而是如何正确使用它。程方平强调:“既然新媒体很多时候符合孩子的喜好,可以适当地玩电子设备,但是我一直主张,不论是家长还是应用程序开发者,都应当从外部督促和内部内容上引导孩子,最好的效果是让孩子在新媒体中不但获取知识,同时也从新媒体提供的新奇内容中产生放下手机、电脑,深入生活本身去挖掘、去体验和去思考的欲望。这里面的辩证法应当把握好”。(本报通讯员 刘 梦 本报记者 王庆环)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