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9月12日电 记者胡其峰12日从国土资源部获悉,执行我国大洋29航次第2航段科学考察的海洋六号船近日完成了第3个“环境特别受关注区”的调查任务,取得了第一手海洋生物、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地质等环境与生态资料,标志着我国调查船已顺利实现对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矿区周边“环境特别受关注区”的首次科学考察。
此次科学考察采用了分层生物拖网、浮游生物垂直拖网、CTD全水柱测量与分层采水、箱式采样、多管采样、地形调查等多种技术手段。
据科考首席科学家刘方兰介绍,国际海底管理局法律和技术委员会于2011年在“克拉里昂-克利珀顿区(CC区)环境管理计划”中,首次提出在CC区内建立“环境特别受关注区”的设想,在区内禁止可能进行的采矿活动,保护管理地区内各种生态、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目前,在CC区已设置了九个“环境特受区”,每个区面积为400×400公里。从今年开始,我国科学家将在九个“环境特受区”内进行环境和生态调查,提升与国际同行就共同话题进行学术交流的层次,逐渐从政策和规则的参与遵守者转变成为制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