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员干部是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骨干力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责任主体,是党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从某种意义上说,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百姓福祉至关重要。
然而当下,基层党员干部似乎有太多的难处和委屈。一方面,上级各项工作部署要求通过他们传递到千家万户,“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基层工作的真实写照;另一方面,作为各项政策和要求的最后经办人,他们又常常没有相匹配的权力和财力,能做的仅是执行。一旦某项制度、政策不为群众所理解或接受,基层干部常常成为“出气筒”。
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政府应改进管理和服务水平,改革现行的条块分割体制,明确划分政府间权力,赋予基层相应的权力财力,以便基层因地制宜地实行具体到位的管理、服务,同时精简政府中间层级,将节省下来的编制、财力充实到一线基层。另一方面,各级各地政府要努力提高决策、制度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多替百姓着想,做好试点工作,积累实践经验,让基层党员干部工作开展得更顺利。同时,要给予基层干部更多关怀,解决他们在事业进步、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合理诉求,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除了组织的关怀,广大群众作为基层干部的直接服务对象,他们对基层干部的态度如何、对基层工作是否理解,在许多基层干部心中更具决定性。一些群众的不理解,让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很失落——“我们办了10件事,有1件没办好,其他9件都白干了,难以获得群众承认。”这样的情绪一旦蔓延,很容易导致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之间人情味的消失,影响基层工作质量,最终损害人民利益。
情感需要交互才能长久,要维持来之不易的党群、干群鱼水深情,需要基层党员干部的奉献,也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唯有组织、群众都给予应有的理解和支持,基层党员干部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程度地放大各方的正能量,消解负面情绪、影响,将干部和群众紧密团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