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校园,有些湿热,走在林荫道上,却是一路的清爽。
这个夏天很是有所不同,怀旧的风情弥漫其中。还记得554教室吗?还记得校园一进门“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的大字吗?还记得一同在门口匾牌处的留影吗?牌子上赫然写着“跨入师大校门,学高身正为本;迈出校门一步,肩负师大荣辱”。
校庆值得庆贺,但对河南师范大学学子而言,学习或许是最好的纪念方式。
尚诚朴 勤学问
“554”——师大人家喻户晓、众多校友魂牵梦绕、难以忘怀的“长明灯”教室,已成为“勤学问”的代名词。
晨曦初露。中心花园、教学楼前,众多学子朗朗读书声不绝于耳;夜幕降临,教学楼内、图书馆里,座无虚席,莘莘学子不知疲倦、勤奋学习;实验室灯火通明,师生奋力攻关,这已经成为河南师大数十年从不间断的风景。
“尚诚朴,勤学问”已内化为师生自觉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熏陶、感染和激励着学生。2012年,河南师大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首届博士毕业生常钦的论文《b→s无粲衰变唯象研究及新物理探索》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填补了河南省在该领域的一项空白。
常钦深知,自己能够入选“百优”离不开导师的悉心指导,更和学校学科学术积淀,以及这几年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密不可分。作为一所地方院校,为开拓研究生学术视野,学校设立了研究生访学资助专项基金,资助优秀研究生进行国内访学或参加教育部设立的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项目。同时,积极为学生搭建“研究生周末学术文化沙龙”“学术活动月”等学术平台,极大地活跃了学术气氛,激发了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
为了全面推进本科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切实提高本科生的质量,河南师大还对本科生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进行全面修订。新的本科培养方案将淡化专业界限,体现宽口径,厚基础;适应社会需要,设置特色课程模块,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打通师范与非师范专业互通立交桥,加强专业实习和教育实习,体现实习就业一体化,增加学生选课自由度。
学校不断加大大学生科技创新经费投入,建立了不同层次、各具特色和功能的文、理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在加强硬件驱动的同时,在学分制、弹性学制、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学习方式等软件驱动机制建设方面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逐渐形成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双轮驱动”模式,促进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成绩让人欣喜。近5年来,河南师大学子在国际和全国数学建模、“挑战杯”、电子设计、计算机软件、机器人大赛等科技竞赛中获国际和国家级奖126项,省级奖1020项。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在SCI源期刊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29篇,部分学生论文发表于SCI二区以上期刊,获得国家专利24项。5名本科生先后获得“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奖”;3名本科生先后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2013年,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中,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2009级学生王瑞鑫夺得数学类一等奖,成为河南省第二个获得一等奖的大学生。
重实践 出真知
有掌声传来——那是老师和学生对毛润泽的鼓励。拿到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他,一脸的喜悦。实验室里的日夜,记录了他在师大的收获。这得益于实验室老师、国家级教学名师渠桂荣的指导。
“在这里,学会了学习,也学会了为人。”毛润泽说,实验室每周都有小组会,大家交流讨论,知道了怎么学,怎么动手、多干、勤干。大家都这样传帮带,走过了一年又一年,走向他们向往的地方。
学校一直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2008年,河南师大成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单位后,学校以此为契机,设立了国家级项目、校级项目、院级项目,三个层次的创新性项目吸引了60%的学生参与。学校充分发挥学科、设备和教师的作用,让大学生一入校就可以有选择地进入实验平台参与科学研究,跟随老师甚至是著名专家学者开展创新活动。
学校鼓励教师将科研前沿带到课堂,让学生了解科研现状。学校设立教育科学基金、教学科研基金,鼓励教师将教学改革的成果应用于课堂。与此同时,学校每年设立不少于100万元的奖励基金对获奖学生进行奖励,设立大学生创新项目优秀指导教师奖,指导方案可申报教学成果奖,验收结果达到“优秀”的项目承担学生可优先推荐免试研究生。为了增加人才培养和社会的符合度,学校开设了“教学实验班”“研究型人才培育班”“应用型人才强化班”,在正常的教学计划之外,安排师生开展相应的教学和实践活动。并针对各个班的需要制定了具体的教学安排和实习计划。
学习,从校内延伸到校外。除了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外,以每年的社会实践课题为依托,推进以团队为主的实践教学组织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团队实践。学校联合省内外100家企业、100所示范高中,建立了“1+100”校企联合协作共同体和“1+100”省级示范性高中协作共同体,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升提供宽阔平台,有效的动手实践为提高创新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假期,是新的启程。在社区、在乡镇、在企事业单位、在社会服务机构,在“创业实践基地”、在“志愿服务基地”、在“专业实习基地”、在“科技服务基地”,都有学生们忙碌的身影:支教支农服务队、生态环境保护调研服务队、河南特色饮食翻译服务队、“公益新乡”志愿服务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调研服务队……新的见解由此而生。
“每一个学生就像一只风筝,是老师把我们送上青天,无论飞得多高多远,总有一根线在牵连。回到师大,就像回到了家。”校友回校,新生入学,所传递的是一份长存的记忆,是对“学在师大”的留恋。(本报记者 靳晓燕 本报通讯员 屈会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