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9月07日 星期六

    昭通发现六百万年前古猿头骨

    为早期人类起源添新证

    《 光明日报 》( 2013年09月07日   07 版)
    这是考古人员在云南昭通发现的古猿头骨化石(资料照片,2012年1月6日摄)。 新华社发

        本报昆明9月6日电 记者任维东近日从云南昭通市获悉,昭通水塘坝古猿头骨化石发现及研究获得新成果。有多项特征表明,昭通水塘坝古猿头骨可能代表一个新种,且接近人类起源的时间,更可能是人类最早祖先类型的候选代表之一。据专家介绍,距今约700万至300万年是人类起源的关键时期。研究结果显示,此次发掘的古猿头骨化石是继云南开远、禄丰、元谋和保山古猿化石发现之后的又一个新地点,相比于云南其他地点的古猿,昭通这次新发现的古猿更接近人类起源时间,因而有着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

        此次发现的昭通古猿的年代为距今620万至610万年间的晚中新世末期,是云南古猿中时代最年轻的代表,也是欧亚大陆其他地区古猿都已灭绝以后残存的代表。

        考古专家介绍说,云南是世界上发现晚中新世古猿保存最好、数量最多、时代延续最长的地区,包括距今1100万至1000万年前开远种、距今820万至710万年前的元谋蝴蝶种,以及昭通新发现的古猿头骨等。云南可能具备人类起源和演化的环境条件,说明云南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探索早期人类起源的理想地区之一。

        早在2009年11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的科考队在云南昭通市昭阳区太平办事处水塘坝砖厂的采煤坑进行第三纪古哺乳动物化石调查和抢救性采掘时,发现一具古猿头骨,经中美多学科专家数年的艰苦努力,研究成果2013年8月在《科学通报》(英文版)发表。

        在昭通新发现的古猿化石面部基本完整、保存状况极佳,仅有微小的变形。通过研究专家发现,这具头骨眼眶呈圆角方形且宽大于高、眉脊明显开始发育、中面部宽短、突颌程度较弱,这几项特征使其更接近最早的人类祖先。

        专家分析,晚中新世时期,欧亚大陆其他地区的中新世古猿由于气候恶化而绝灭,但在云南却继续生存演化,这表明,包括云南在内的中国西南地区可能是古猿演化的“避难所”。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学平研究员介绍说,今后还会对昭通褐煤盆地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和研究,不断探索动物群演化和早期人类起源的环境背景,为人类起源的研究做更多探究。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