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9月05日 星期四

    先急后缓:奥巴马打的什么小算盘

    《 光明日报 》( 2013年09月05日   08 版)

        8月21日叙利亚化武事件以来,美国政府多次宣示为“道义”不惜对叙动武。然而,剑拔弩张之际,奥巴马总统却于上周末宣布,在对叙动武问题上他将征求国会意见。奥巴马这一先“急”后“缓”,看似意料之外,实则情理之中。

        从现在美国对外军事行动决策来看,奥巴马完全没有必要寻求国会批准。虽然只有美国国会拥有对外宣战权,但在美国称霸世界的时代,这一法规形同虚设。自1942年以来,美国国会就从未正式行使过宣战权,战争权力实际上已经转移到总统手中。美国在朝鲜、越南、格林纳达、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等国进行的战争,均未事先征得国会同意。在美国政治制度中,甚至没有一个规范总统如何就战争事务咨询国会的机制。奥巴马担任参议员时曾主张美国总统在决定军事行动时须征询国会意见。势易时移,很难相信现在身为总统的奥巴马会修补美国的对外宣战机制。他此时寻求国会授权,实为缓兵之计,背后有他的小算盘。

        首先,奥巴马需要拉美国国会一起“上船”,承担对民众“公关”的责任。尽管美国政府试图将对叙动武描绘成“符合道义”“规模有限”、有助于维护美国领导地位和国家安全,但是美国民众的“战争疲劳”并未因此消退。有民调显示,半数受访的美国人不支持对叙动武,仅有1/5受访者认为动武符合美国国家利益。

        其次,美国仍需要更多的盟友支持,避免成为对叙动武的“孤家寡人”。英国议会已投票反对英军参与对叙军事行动,法国民众强烈反对奥朗德政府参战,美国单独对叙动武的可能性大增。美国媒体戏称,美国在叙利亚问题上努力拼凑的“志愿联盟”正在变成“不愿联盟”。因此,奥巴马需要时间造势。他近来不断给各国领导人打电话,9月3日晚出访瑞典,并将前往俄罗斯参加G20峰会,预计他此行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对叙动武争取国际支持。

        最后,从自身利益考虑,美国需要减少对叙动武争议对G20峰会及美俄关系的冲击。即将在俄罗斯举行的G20峰会是各主要经济体协调经济政策、商讨应对全球经济问题的主要场合,“缓兵”可避免叙利亚问题过于“喧宾夺主”,有助于控制美俄深刻分歧。奥巴马政府毕竟无意再次陷入战争泥淖,未来叙利亚问题的任何政治解决方案仍需美俄磋商。

        奥巴马这一先“急”后“缓”,凸显出美国中东战略决策的矛盾境遇。在中东“民主浪潮”的鼓舞下,奥巴马早早在叙利亚政治动荡中选边站,将叙总统阿萨德下台作为政治解决叙危机的前提,并于去年8月将使用化学武器划为叙政府不可逾越的一条“红线”。但在经历前两次查无实据的小规模化武风波后,奥巴马的“红线”效力开始受到国内质疑。7月埃及军方解除穆尔西总统职务,奥巴马政府不提“政变”、不切断军援的“实用主义”立场更备受国内批评。不少国会议员与资深学者还批评称,奥巴马正在为其“不作为”付出代价:宗教极端分子占到了叙利亚反对派力量的50%,中东盟友对美国的安全承诺产生了严重不信任等等。

        显然,美国在中东政治动荡中以“退后领导”为核心的策略陷入自相矛盾、左支右绌的困局,急需调整。因此,奥巴马本人一直标榜的“多边外交”原则似乎开始动摇。在上周末的声明中,奥巴马声称,联合国安理会已经“瘫痪”,暗示他决意绕过联合国对叙利亚动武。

        从美国内政上看,恢复国家“威信”是奥巴马打造的未来“政治遗产”的一部分。因此,8月21日叙化武事件发生后,美国等不及联合国查实,马上抛出自己搜罗的叙政府使用化武的证据,极力为美国对叙动武造势。

        2009年奥巴马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将多边外交放在中心位置”是他获奖的一个主要理由。在处理叙利亚问题上,奥巴马是否会亲手打碎自己头上的“多边主义”光环,世人很快可以得出结论。(本报华盛顿9月3日电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余晓葵)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