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9月03日 星期二

    经济观察

    耕好“试验田”

    《 光明日报 》( 2013年09月03日   16 版)

        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28.78平方公里。从面积上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并不大。但它的意义非同寻常,这里将成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支点。

        1979年,正是“在南海边划出的一个圈”,创造了深圳奇迹,并催生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热潮。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这里将要演绎的,是与当年深圳特区同样的历史逻辑。

        这也可以从两个细微之处看出来:其一,赋予上海自贸区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寄予了突破法律政策难点的含意;其二,冠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之名,暗含了超出地方试点的潜台词。上海自贸区的奠基,实则是为新一轮改革开放奠基。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以“特区”形式试点,曾是浓彩重墨的一笔。多位专家认为,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意义堪比1979年建立深圳特区。前30年,我国的经济发展思维是“特区—优惠政策”模式,通过局地开放、优惠政策来吸引要素流入。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则强调贸易投资便利化、“可复制、可推广”。简言之,上一轮改革倾向给予特区政策红利,而新一轮改革的核心,则是简政放权。

        这就不得不提上海自贸区的最大特色之一——“负面清单管理”。所谓“负面清单管理”,是指针对与外商投资相关的管理措施,均以清单方式列明。换言之,现行的“正面清单管理”是规定企业“只能做什么”,而“负面清单管理”是仅限定企业“不能做什么”,并以“清单”方式进行列示。这种“以准入后监督为主,准入前负面清单方式许可管理为辅”的投资准入管理体制,体现了“放权”的改革思路。

        观察我国现有的投资管理体制可以发现,外资必须要过政府“审批关”,而管制过多,也往往限制了企业的经营活力。某种程度上,现行投资审批制度带来了资源错配、宏观调控边际效率下滑和腐败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拦路虎”。

        放眼全球,当前贸易和投资正发生显著变化,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思维急需“养成”——要进一步思考,政府如何管理市场、服务市场、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在政府职能转变上,要探索如何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如何提高政府服务的透明度、便捷性等。这些,不仅是上海自贸试验区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避不开的问题。

        在更深的层面,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依靠资源消耗和无限要素投入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尽管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但与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经济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仍存不小差距,迫切需要一场制度改革的“洗礼”,来释放新能量。而上海自贸试验区,无疑将变成一场新的制度改革的起点——以开放倒逼改革,带动金融、税收、贸易、政府管理等一系列政策变革,并为全国性的改革“破局”。

        这也是上海自贸区和深圳等“特区”的重要不同:远远超越“特区”“新区”争取优惠政策的层面,着力探索要素市场开放、政府边界厘清和行政管制放开。这种政府管理的创新,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自贸区将成为我国制度创新的“试验田”。

        有评论认为,通过加入WTO,中国获得了通往国际市场的机遇,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全球化;而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则将开启中国第二阶段的全球化,并通过减少贸易壁垒、加大开放,倒逼国内加快改革步伐。有分析指出,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迫切需要一个“起搏器”,引领中国经济复苏,上海自贸试验区通过扩大开放、释放改革红利等顶层设计,将成为“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新引擎。

        但要从这28.78平方公里积累、释放出巨大的改革开放能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为重要的是,上海自贸区作为试验区,在开放的同时其运行风险水平也势必抬升。比如,可能产生的金融失序。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区域内的改革试验就可能出现动摇。这种情况,在深圳特区早期阶段也曾发生过。

        没有改革的跟进,开放带来的财富效应注定是短期的,甚至是更具风险的。只有改革与开放并行,财富效应才能长期释放,并为全国复制。事实上,此前在其他地区的金改试验,就是出于“风险可控”的考量,而失去了实验意义,无法破题。创新开放模式,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无疑被寄予了在改革深水区探索前行的厚望。

        上海自贸区的先行价值,不能未开工就主动打折。在修订相关法律为上海自贸区扫清运作障碍的同时,还需激发出更多的改革能量。深圳草创之时,秉持的宗旨是“杀出一条血路来”,上海自贸区建设,同样需要这种劲头。(新闻观察员 杨 亮)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