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9月03日 星期二

    擦亮历史之镜

    ——写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出版之际

    《 光明日报 》( 2013年09月03日   14 版)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
    庭审现场。辩方律师本·布鲁斯·布雷克尼少校为战犯作辩方发言。
    在宣判对战犯的裁决前,日本战犯们坐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被告席里。

        当年旁听了东京审判的20万人,今天存世者寥寥,历史似乎已很遥远。如今,一部散发着墨香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将那段历史直推面前,全景宏阔,细节清晰,还带着温度。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由国家图书馆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整理影印,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共同出版。2011年2月到2013年8月,短短两年半时间,近5万张发黄且散落于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纸页,会聚拢来,化身千万,犹如一面历史之镜,向世界再次展示80年前发生的一场生灵涂炭;让亚洲人民痛定思痛,一个不能搬家的邻居曾在邻里间实施了怎样的暴行,该怎样避免悲剧重演;同时,更让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丧失了国土,丧失了数千万同胞生命的中国和她的人民,再次重温亡国的苦难,站在历史的基点上,思索现实与未来。

     

    审判在东京

     

        1946年5月3日,在日本侵略战争的策源地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开庭,一场正义的审判拉开序幕。这场审判,通常被称为东京审判。这是战后联合国对在东亚战场挑起战争和在战争中犯下广泛暴行的日本进行的审判。审判的根据是《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以及近代以来一系列有关发动战争和战争暴行的国际法、条约、协议和保证。

     

        审判至1948年11月12日结束,历时两年半。其间,开庭818次,419位证人出庭作证,受理证据4336份,英文审判记录48412页,判决书长达1213页,规模超过了纽伦堡审判,堪称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国际审判。审判通过公开大量秘密资料和证词,裁定了日本的战争责任,确认其南京大屠杀暴行,对28名甲级战犯在战前和战时所犯下的罪行予以了判决,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被判处绞刑。

     

        东京审判不仅清算了日本军国主义罪行,而且奠定了战后美日关系和东亚政治格局,同时支撑法庭的法律程序、罪项法理等,也分别为之后的国际刑法和国际刑事法院所吸纳。可以说,东京审判对以后的亚太政治格局、国际法的发展都起了深远的影响。

     

        1951年,日本在签署“旧金山和约”时,明确承诺作为国家接受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判决。

     

        东京审判也留下了遗患。诸如对事后立法在国际法上的合法性的认识、东京审判法律条文原则是否完备、对日本天皇战争责任的追究是否认真、日本对亚洲各国人民的战争犯罪的审理是否到位等问题的存在,为否定东京审判的一些日本右翼提供了口实。

     

    历史之镜始终在那里

     

        推翻东京审判的企图从开庭之日直至今天在日本从未间断。当年,法庭上,印度派出的法官帕尔认为被告全员无罪,从根本上否定东京审判。今天,日本首相安倍公然叫嚣东京审判并不是日本人自己作出的,而是依据同盟国的判断作出的定罪行为。同样的否定东京审判的面孔。

     

        但历史之镜就在那里。东京审判公开的战争期间大量秘密资料和重要的证人证词,是一面历史之镜。“史料为证,东京审判的正义性不容挑战。”国图研究馆员、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办公室主任高红话语铿锵。

     

        毋庸置疑,长期以来,我国对关于东京审判第一手资料的收集、整理严重不足。“我们在教学、研究中经常深受困扰的问题就是史料的缺乏,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在涉日史料方面,长期是处于相当落后的状况。”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徐勇直陈。

     

        原始资料,特别是第一手资料的缺失成为一个瓶颈,制约了中国学者对东京审判的相关研究,制约了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害最大、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有重要贡献的国家,同时也是参与东京审判的主要国家之一的中国对东京评价的发言权,特别是制约了中国系统地发出回击日本右翼势力否定东京审判正义性的声音。

     

        “我们不应当因为政策或感情的关系,忽略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此时,东京审判中国法官梅汝璈在50年前说的话,读来仍感十分中肯、亲切。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起步了。诚如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主任程兆奇所说:“这一步我们已走晚,但晚了也要走,晚了更要走。”

     

    开端,弥足珍贵

     

        开始翻阅美国国家档案馆的目录,已近中午。高红心急如焚。

     

        一天的查阅时间,眼看已经过去一半,收获还十分渺茫。那一天,是2012年4月26日。

     

        2011年12月,国家图书馆从美国档案馆复制到了近5万页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庭审记录。2012年3月,国图和上海交大共建“东京审判研究中心”。双方专业人员反复阅读相关文献,开始了对近5万页馆藏庭审记录的逐页检查,经过仔细甄对发现这些资料并非完整、连续的庭审记录,缺页7000尚余。

     

        之前,高红和同事们已经去过国内的多家图书馆,收集关于东京审判的相关资料,也去了台湾继续寻觅,希望补全这7000余页,为国内收藏一份最完整的庭审记录,但所见资料寥寥。从已经获得的线索看,美国国家档案馆所存资料,频频被学者引用,她和同事们寄希望于那里,匆匆赴美。

     

        新大陆果然在这里,在美国国家档案馆收集和保存的资料卷宗中。高红和同事急切地翻阅,迅速向核心目标靠近。终于,RG153、RG331、RG238出现了。在其中,她们分别发现了检方、辩方、法官代表团留下的庭审档案,里面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在浩如烟海的东京审判档案文献中,它们是居于最重要地位的核心文献。

     

        还好,赶上了下午一点钟美国国家档案馆第二次调档时间。40分钟后,“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铺陈在面前。

     

        翻检查阅,缩微复制拍摄,马不停蹄。

     

        那一次,国家图书馆把缺藏的7000余页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领回了家,基本补齐庭审记录的原始文献,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的编纂出版奠定了基础。

     

        以英文原文形式影印出版的80卷《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作为第一手文献资料,完整展现了东京审判全过程,818次东京审判庭审记录无一缺漏。

     

        “为子孙后代留下关于本民族兴衰荣辱的完整历史记忆,是我们这代人、尤其是国家文献资源建设者应当负起的历史责任。”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表达了共识。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的影印出版,是整理、保护珍贵历史文献的重要成果,也是一项宏大出版计划的开端,由此开始的还有一个民族对于那段屈辱历史更加自觉的审视。

     

        这开端,弥足珍贵。(本报记者 庄 建)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