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9月03日 星期二

    PMI:荣枯线上的喜与忧

    《 光明日报 》( 2013年09月03日   10 版)
    制图:王蕾

        9月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显示,2013年8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1.0%,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创年内新高。

     

        不久前,汇丰银行发布报告显示,8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反弹至50.1%,创下2010年8月以来最大升幅。

     

        两个口径发布的“PMI”不尽相同,但都超过“50%”的荣枯分界线,表现出制造业经济持续改善趋势。作为宏观经济的前瞻性指标,PMI站上荣枯线是否意味着经济形势出现趋势性逆转?

     

    企稳迹象不等同全面回暖

     

        就如何看待PMI高于荣枯分界线,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唐任伍教授表示,当前中国经济正发生积极变化,国内经济复苏态势延续。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综合举措的推出和落实,提振了市场信心。此前,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也表示,“中国经济出现积极变化和更明显的企稳迹象”,下半年中国经济仍将延续“稳中有进”的态势并实现全年预期发展的目标。

     

        “几乎都是三月份和五月份之间的订单量带动起来的,七八月份是一个出货高峰。以我所在的照明行业为例,今年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8%。从部分数据的恢复上看,确实是比较乐观的。”来自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总裁王米成分析说。

     

        从汇丰PMI分项来看,除新出口订单指数下滑外,其余产出、新订单、就业、积压工作、成品库存、新出口订单、出厂价格、投入价格、采购量、采购库存、配送时间指数都略有回升,其中产出、新订单、挤压工作、产出价格、投入价格、采购量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恢复到扩张区间。

     

        然而,仍有不少专家对相关数据持谨慎态度。瑞穗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当前经济难言回暖,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不容小视,市场信心仍然脆弱,因此稳增长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也指出,大型企业PMI为51.8%,比上月上升1.0个百分点,连续12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大型企业稳定经济的作用更为突出。小型企业PMI为49.2%,连续17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下,意味着小微企业经营仍然较为困难,中央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还需要狠抓落实。

     

    外需改善更需苦练内功

     

        据了解,当前由于欧美日等主要经济体经济的改善,外部需求有所增加,加上我国促进贸易便利化、推动进出口稳定发展等措施的出台,制造业进出口形势有所好转。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0.2%,比上月上升1.2个百分点,是2013年4月以来首次回升至临界点以上。近期我国经济稳中有进,国内需求回升也带动了制造业进口的改善,本月进口指数为50.0%,比上月上升1.6个百分点。

     

        而此前海关总署的数据也印证了外需的好转——7月份,我国出口1859.9亿美元,同比增长5.1%;进口1681.7亿美元,同比增长10.9%。7月份进口和出口的同比增速相较6月份而言,已双双由负转正。

     

        事实上,近几个月,国际大环境的改善对中国外贸产生了积极影响。7月份欧元区制造业PMI从48.8上升至50.3,是两年以来第一次超越荣枯分界线,显示制造业进入扩张状态。稍后出炉的美国ISM制造业指数则达到55.4,创下2011年6月以来最高值。“欧盟、美国经济形势有所好转,特别是奥巴马上台后,美国采取量化宽松政策预期,并取得一定成效,世界经济有所回升。”唐任伍说。

     

        此外,自8月起,我国颁布的促进外贸的“国六条”正式实施,其中包括免收出口商品法检费用、减少检验出口商品种类、关检“三个一”试点扩大、通关实施分类查验等措施。7月份以来,为“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国家还高密度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大铁路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投资力度、刺激国内信息产业消费发展”等。这些措施在着眼于“稳增长”的同时兼顾“调结构”和“促改革”,对PMI值的回升具有重要贡献。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分析师周景彤指出:“未来工业生产将缓中趋稳,预计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长9.5%,略高于二季度。不过这种好转并不是全局好转,产能过剩问题将长期困扰工业生产。”有关专家也指出,当前在外需有所好转的情况下,制造业更需要苦练内功,提高创新能力,真正增强核心竞争力。

     

    释放长期增长潜力亟待深化改革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决定自9月25日起提高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进一步完善脱硝等环保电价政策;同时,出台调整和完善光伏发电价格及补贴政策的文件。

     

        密集的价格调控政策实际在释放一种信号——更多依靠价格杠杆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方面我们的经济出现了向好的迹象。7月份工业发电量为4794.5亿千瓦小时,比去年同期增长8.1%,同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195.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6%。此外,7月铁路货运量3.26亿吨,同比增长6.0%,结束了长达八个月的跌势。但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宏观经济中的深层次问题。”唐任伍说。

     

        “改革的任务依然很重,调结构、转方式还要下大力气。”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指出,“上半年重工业增长9.6%,增幅比轻工业高出1.2个百分点,这表明长期以来对重工业的过度依赖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有所加重。此外,上半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6.5%,落后于GDP的增速。这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而从更长远的坐标系来审视中国经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指出:“如果说亚洲四小龙和美国之间的收入差距相对应的后发优势使得这些新兴工业经济体在20年间实现了7.6%到9.2%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那么中国在2008年至2028年期间的年经济增长潜力应该能达到8%。”

     

        “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将经济增长潜力变为现实,中国首先要加深市场化改革,解决各种结构性问题,并根据自身的竞争优势来发展经济。”林毅夫强调。(本报记者 冯 蕾 本报通讯员 张胜通 王 苗)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