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9月03日 星期二

    时代先锋

    李素芝的高原夜话

    《 光明日报 》( 2013年09月03日   05 版)
    李素芝为村民带去《高原病防治手册》。本报通讯员 张震摄

        窗外新月如钩,高原夜凉如水。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李素芝坐在简陋的办公室里,接受记者的采访,面前只有一桌一椅一杯白开水。

        问到勤俭办院、节约惠民的话题,李素芝说他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我1954年生人,是过着苦日子长大的。从小我就信一句话:奢者狼藉俭者安。”李素芝讲起了小时候的故事,“我家在山东临沂,一天自己肚子饿得咕咕叫,好不容易母亲给弄了碗玉米糊糊,刚要喝,门外来了个逃荒乞讨的人,母亲就把这碗糊糊给了乞讨的人。我当时觉得不理解,但母亲的言传身教,在我心里扎了根。我明白,要做善良的人,自己节省,才能帮助别人。从小过苦日子的人,见不得浪费。”

        “1955年,西藏军区总医院第一代人挺进高寒缺氧的西藏,医院工作生活条件极为艰苦,营区就是个藏式四合院,大家只能将平房作病房,医护人员全部住帐篷。大家艰苦创业,白手起家,在高原上开辟出现代医疗的新天地。”

        “后来,条件好了,但不能因为好了就肆意挥霍,不能因为环境相对艰苦些就讲特殊,没有人可以躺在功劳簿上睡觉。艰苦奋斗、厉行节约,院领导要带这个头。他们都叫我‘抠门院长’,我是抠门。你坐的这张沙发用了30年了,坏点儿洞我还能自己修。这桌子也快要成为‘古董级’了,没缺腿儿呢,舍不得换。大伙儿也受影响,我们很多科室都不买拖把,他们把破掉的手术单裁剪成条,做成墩布,吸水好用。一张纸也要两面用,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万千小事一抠到底。”

        “讲勤俭节约,勤和俭不能分家,自己动手别懒惰,就能处处省钱。医院要修条路,施工单位开口就是100万元,这么多钱啊,我们干脆自己干,自己借挖土机、翻斗车,每天吃完晚饭就挖路基、筛沙子,半个月就把路修好了。还有医院新建的内科大楼、外科大楼、门诊楼,都是我们自己挖的基坑,这就省下了300多万元。你别看一点一点的不起眼,但是积少成多啊,2007年到现在,医院每年都能节省出4000万元!”

        “你说钱这么多怎么花?花钱的地方太多了!”李素芝说到这样一件事,“今年2月,我们到墨脱巡诊,遇到一位高龄孕妇,连续大出血,已经休克。要是送到600公里以外的林芝抢救,路上就得10个小时,早就没命了。我们全力进行抢救,人是救过来了,可因为家里穷,负担不起高昂的手术费用,只能全免。在西藏,需要这样救助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这些年,我们启动的‘白内障复明’‘心脏康复’‘残疾儿童康复’等惠民工程,救治白内障患者4000多名,心脏病患者3200多名,残疾儿童520名,都是免费的。还有,近5年治疗的1.1万名贫困患者,也是免费的。我们还免费培训5000多名全科医生,帮扶西藏地区医疗事业的发展。”

        “省下来的钱用于惠民够不够?我们把每年抠出来的4000多万元用完,还要从家底经费中补贴1000多万元。有人不理解:这样倒贴下去,医院不是亏了吗?我们亏的是钱,但赢得的是人民群众对共产党和解放军的一片真心!”

        “你问我们图个啥?就图为西藏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领土完整尽一份力。在西藏,各族群众是通过部队的‘白衣天使’来认识解放军,又通过认识解放军来认识共产党的。作为共产党、解放军在西藏的‘形象代言人’,总医院的官兵要用实际行动为党增光添彩。”

        “不管时代怎么变,总医院‘恪守为民之责,力行为民之举’的信念不能变,爱民、为民、惠民的传统不能变。”李素芝用力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用这句话作结。

        杯中水,余温尚存。(本报记者 尚文超 本报通讯员 晏 良 张立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