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9月01日 星期日

    文化视角

    老京剧遇上新视角

    古海阳 《 光明日报 》( 2013年09月01日   05 版)
    侯喜瑞饰演的窦尔敦

        自19世纪中叶以来,京剧坐稳了中国观演市场的头把交椅。晚清末年,面对舶来品话剧的挑战,京剧不仅没有败下阵,而且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达到鼎盛期,为人所熟知的“四大名旦”亦于其间家喻户晓。就清末民初的文化发展而言,京剧比话剧更能赢得市民社会的青睐。然而,与京剧的现实境况相悖的是,中国现代戏剧史的建制却偏袒于话剧,有意地遗漏了作为当时主流戏剧样态的京剧,令人误认为现代戏剧史只包含话剧史,而无戏曲史。

        《非文本中心叙事——京剧的“述演”研究》认为,造成这种纰漏的根本原因是京剧理论原创性的缺失与对外部理论的依赖。无论是“自然主义”,还是“典型化”,抑或“第四堵墙”理论,都难以与京剧独特的演艺体式相匹配。而当人们盲目沿用话剧的阐释体系或元杂剧、明清传奇的古典阐释体系去套接京剧现象时,结果往往是徒然的。作者意识到,京剧研究的理论必须重构,必须重新定义京剧演艺的独特性。

        京剧与古典曲文戏及西方话剧的本质性分野源自文本观念的差异。中国历来有“铅字崇拜”的文化传统,印刷文化与文本化的阅读体验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美学观。只有满足了独撰化、书面化、静态化等文本中心书写体系的艺术样态,才具备主流的“文学性”。但作者指出,实际上在强大的文本中心传统的覆盖下还潜伏着另一条支流:非文本中心叙事。

        京剧的叙事,综合运用语言、姿态、声音等元素,走的是整体传播之路。与以单纯通过语言符号进行信息交流的平面文本相比,京剧更注重利用虚拟的空间施展其繁复的感官吸引技艺,充分调动起观众的听觉、视觉和心理情绪,从而达成一种互动的交流。长久以来,我们一直把京剧演员等同于戏中人物,但事实远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本书首创了“述演”的概念,将表演细分为“叙演”(叙述性表演部分)和“饰演”(以模仿为主体的“妆演”),而京剧则是这种叙述与表演的交织体。这种演戏意识的划分是革命性的,有助于人们进一步剖析其作为一种艺术另类的独特性。

        京剧以“重复”“抄袭”为荣,不但不避讳重复使用某一固定片段,甚至还广泛地跨界移植其他艺术形态的片段。比如,你会从京剧《描容上路》中找到与鼓词《西厢记》、弹词《珍珠塔》相类似的唱词。由于京剧是一种集体创作和现场化的产物,并不在乎所谓的“创新”,只要是可以引起受众共鸣的片段,皆可为我所用。由是观之,京剧等非文本中心艺术是以接受者为主体的。

        本书对京剧戏剧意识的言说是颠覆性的,它从矛盾处出发,在被主流艺术理论掩盖的阴影里,建构起另一种自足的文化系统,为现代戏剧史补遗。本书并未将着眼点放在表层叙事问题上,而是始终将京剧当作一种民族文化共同体进行审视,因而其落脚点是文化史和生命形式的言说。本书对京剧史诗性品格的论证,便满溢着架设价值框架的雄心,而这种架设既是传统性的,更是现代性的。

        《非文本中心叙事——京剧的“述演”研究》袁国兴 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