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9月01日 星期日

    文化巡游

    武陵福地美黔江

    《 光明日报 》( 2013年09月01日   10 版)
    秀色阿蓬江(照片由黔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垂钓廊桥边(照片由黔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薅草锣鼓(照片由黔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手工绿豆粉(照片由黔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捆嫁妆(照片由黔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特产“翠红李”(照片由黔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学做“南瓜鱼”(照片由黔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蚕茧丰收(照片由黔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后河戏(照片由黔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土家院落里晒玉米(照片由黔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在传说中的“大火炉”重庆,有个清凉的地方,您知道是哪儿吗?黔江。黔江这名字听着像贵州,实际上却是重庆市的一块生态胜地,黔江区位居渝、鄂、湘、黔四省市的结合部,在武陵山脉中孕育着雄奇清凉之美。

     

        8月走进黔江,最先尝到的是一味酸。新鲜的南瓜花,包裹着白白的糯米粉,在锅中蒸熟后再铺到簸箕里晒干,然后放入坛子里,蒙上树叶,任其自然发酵,最后得到了这份独特的土家酸味——“南瓜鱼”,它带着花的清甜和鱼的形状,打开了我们品味黔江的味蕾。

     

        步入濯水镇的时候,正逢集日,缠着头巾、背着竹篓的土家人在集镇上走来逛去,挑选家需之物,也有抱着孩子的父亲,想让稚嫩的双眼看看热闹的大街。阿蓬江边,一位少年把鱼饵甩出去,自顾自在兜子里捣鼓半天,而一位成年的渔人,已经收拾停当,撑着小舟到了河中央。他们之间仿佛隔着一个时空,一个是现在,一个是过去。往远处看,风雨廊桥在雾色中影影绰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同行的黔江文化工作者刘世超吟诵着久远的诗句,告诉我们这个千年古镇名字的由来。古镇主街两旁,土家吊脚楼与徽派建筑巧妙融合,无声地诉说着这个曾经繁忙的商埠里积淀了多元交织的文化。

     

        在小舟荡进蒲花暗河前,我们已经感受到丝丝凉意,当小舟向右一拐,突然出现的巨大溶洞让我们连连感叹,太美了!阳光透过天生的石桥,洒在碧绿的水面上,反射出鱼鳞状的微光,跳跃在灰黄的洞壁上;岩燕发出阵阵“啾啾”的叫声,提醒来者它们是这里的老住户;开船的村民用电筒光穿透黑暗,照在一处处造型别致的岩石上,告诉我们石头的故事。“哥哥是那芭蕉树哟,妹妹就是芭蕉叶嘞,哥哥要想巴一下,妹妹就说巴不得哎。”当质朴而诙谐的民歌在空荡的溶洞里回响,我们从黑暗重回光明,仿佛完成一场穿越。

     

        来到小南海景区,一片巨石如刀劈过般,耸立在平静的湖面,滚石密布、形态狰狞的壮观画面,仍能让人感受那场发生在1856年的大地震之天崩地裂。小南海是地震后形成的堰塞湖,却因其植被丰富、清幽秀美而成为休闲之地,也是帮助人们了解地震危害的科教场所。走在湖边,土家大姐陶清菊讲述起小南海的传奇,让我们也遐想着在湖底是否还能看到完整的祠堂和树林。再往景区里走,13个土家村寨组成了一个活着的民俗生态博物馆,各家各户正忙着晒玉米,一片金灿灿的丰收景象。

     

        回到黔江主城区,垂直落差达数百米的大峡谷令我们震撼,谁能想到,在城区的中心,还有如此巨大的峡谷,不得不说是一笔财富。峡谷里有座观音崖,一个巨型观音浮雕正在创作中,观音的形象已经清晰可辨,工人们的身影在峭壁上显得渺小,但这种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又是如此宏大。相信这个作品成形之后,必能给游览黔江城市大峡谷的人提供一个绝佳的视线安放点。

     

        黔江区区长吴忠告诉我们,黔江是一个“峡谷峡江之城、清新清凉之都、养生养心之地”,曾经的交通不便为黔江留下了潜力无穷的生态秘境,而今黔江城市交通日渐便利,这里丰富的人文资源和现代生活的节奏相适应,将给处于结合部的大山民众带来无限福祉。(张国圣 蒋新军/撰文)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