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8月30日 星期五

    域外丛话

    明德和明德暑校

    黄伟嘉 (美国波士顿) 《 光明日报 》( 2013年08月30日   16 版)

    小镇印象

     

        在美国东北部佛蒙特州(Vermont),有一个叫做明德(Middlebury)的秀美小镇。小镇人口8500人,镇中心是一条小街,不过百十米长。

     

        明德镇虽小,教堂却有13个。我以为教堂的数目代表着居民宗教信仰的程度,当地人说,不完全是。明德地处偏僻,冬季漫长,星期天去教堂做礼拜也是大家交往的一个机会。其实除了信仰和社交,教堂还有美化的作用,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教堂为明德小镇增添了不少魅力。礼拜天走在小街上,温馨的歌声从教堂里缓缓飘出,沁润着路人的心灵,让人有一种想推门而入的冲动。

     

        明德的冬天寒冷多雪,夏天则凉爽宜人,一片青翠浓绿。佛蒙特州原本就叫做“青山州”——Vermont,源于法语的Monts Verts,意为“绿色山岭”,是1609年法国探险家萨缪尔·德·尚普兰(Samuel de Champlain)来此地时为它起的名字。不过,夏天过后,这里不再是清一色的翠绿,绿叶变红,青草转黄,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红橙黄绿。

     

        佛蒙特州是一片绿色的海洋,77%的面积为森林,其余是草地、湖泊、湿地等,畜牧业是其主要产业之一,据说牛的数量超过州人口总数。每次开车去明德,一路上见到最多的就是牛群。离明德越近,牛群越多,或散养在山坡上,或圈养在牛棚里。田野里还能看到一卷卷淡褐色的干草卷,有的裸露着,有的用白色塑料包起来,这是牛过冬的饲料。每家农舍旁都有一座高高的圆形仓房,里面储存的也是牛的草料。这儿养牛是有规矩的,牛不可以上路,所以路上从未见过牛粪,但牛粪味依然四处飘荡。每逢山雨欲来时,潮湿的山风裹着牛粪味席卷明德小镇,飘进商店,溜进人家,钻进课堂,堂而皇之地走进大小饭馆。这儿的牛粪味儿里透着一股淡淡的泥土清香,初来乍到的外地人难以察觉,本地人闻起来却是那么心安、沉醉。

     

        明德镇有一条小河叫“水獭溪”(Otter Creek),它静静地流向镇中心的小街。街上有一石桥,桥与小街等宽,两边景色迥异:北边凭栏眺望,水流平缓,绿波中映出一湾蓝天;南边俯身探视,激流跌宕,白浪里落下一帘瀑布。小镇上的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傍晚商铺打烊之后,留在镇上过夜的只有盏盏的街灯和哗哗的小河。

     

        小镇不远处还有一湖,叫淡漠湖(The Lake Dunmore),湖上波光粼粼,烟霞霭霭。在明德学院教暑校的那两年,我有时和老师们去湖边钓鱼。去那儿钓鱼要碰运气,没准会赶上鱼群过路。鱼群过路很壮观,远远望去,湖面上一大片一大片地翻着波浪,泛着亮光,看得人眼馋。这时候只要甩下钩去,拉上来就有鱼。有一次我在一根鱼线上系了3个鱼钩,抛入湖中。收鱼线时,3个鱼钩,3条鱼儿。

     

        小镇掩映于山水之中,民风古朴,路不拾遗。有一年我在这里教暑校时,因为拖家带口,学校安排住镇上南街的一处民居。进去后发现客厅两个大窗户关不上,告知学校,回话说是派人来修,可是迟迟不见动静。我和班里一个从联邦调查局来的学生聊起此事,他说不用担心,这里从未发生过盗窃或抢劫。两个月过去了,就在暑校结束的前两天,来人修窗户了。我问工人:“我们都要走了,你们怎么才来。”工人说:“天冷了。”

     

    暑校故事

     

        在美国,为了给学生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文理学院大都建在远离城市的乡村小镇上,学院也大都冠以小镇之名。明德学院(Middlebury College)就是一例。这里的暑期语言学校,最初只有德语,眼下已有阿拉伯语、汉语、法语、希伯来语、意大利语、日语、葡萄牙语、俄语和西班牙语等10个语种。

     

        与其他大学的暑期语言学校不同,这里采用沉浸式、强化型的教学方式,学生和老师八九个星期中吃住在一起,每天24小时但凡张口说话,必是所学之目的语。中文暑期学校是1966年才开办的,早先规模不大,后来每一期都有百十来个学生,二三十位老师。如今在美国教中文的老师许多都在明德教过,他们都走过小街上的石桥,都惦记着那透着清香的牛粪味,以及在暑校的难忘经历。

     

        这里的工作强度之大、工作时间之长,美国大学暑校无出其右。老师们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教学上,白天上课、辅导,晚上答疑、备课,睡前还要批改完当天的作业。不管在什么地方,走廊、路上、餐厅、球场、宿舍,只要有学生问问题,有问必答。除了教书,老师还要组织学生的课外活动,例如烹饪、绘画、书法、棋艺、太极拳等等,学生举办球赛的时候,也要去当啦啦队员。暑校里老师最缺的是睡眠,午饭后一对一个别辅导,老师问,学生答。学生回答的时候,有些老师睡着了,一个激灵醒来,问同样的问题。学生说,“老师,您刚才问过了。”学生都心疼,说:“老师,您睡一会儿吧。”

     

        说到吃,餐厅的饭菜多年来总是被老师们抱怨,也难怪,洋人做饭实在是暴殄天物,好好的牛肉和鸡肉被烤得干干硬硬的;蔬菜要么生生的,要么煮得烂烂的。后来,应老师的要求,餐厅里添置了两个小煤气炉,老师们有了把洋饭加工成近似于中餐的机会。这几次去明德,排队打饭时,看到旁边有老师掌勺,在炉火上翻炒,俨然一副厨师的模样。

     

        学校间或也请老师去镇上一家中国饭馆吃中餐。中餐馆有一习俗,结账时送客人一种叫做签语饼(Fortune Cookie)的小面饼,烤制的,甜甜的。不过,它的存在不是因为香甜可口,而是里面夹着的一张小纸条。纸条上用英语写着一句话,内容五花八门,有的说“你将有一个很好的新工作”,有的说“最近你会结识一个最好的朋友”,有的说“你的聪明才智会化解你的危机”等等。如果签语的内容与你无关,你会把小面饼吃了,把纸条丢在桌子上;要是签语恰巧对了你的心事,许多人就会兴奋地告诉邻座,最后很珍惜地把小纸条收藏在钱夹里。

     

        明德中文暑校有近半个世纪历史了,近些年来,美国许多大学开办了暑期留学中国的项目,我曾担心这会影响到明德中文暑校的生源。然而现在学中文的人比以前多多了,即使大部分人都去了中国,留在美国学习的人依然不少,何况还有联邦调查局那些不便去中国的公家人呢!所以时至今日,明德中文暑校依旧枝繁叶茂。

     

        (作者为波士顿大学现代语言与比较文学系讲师)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