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9月初将在广西南宁举行。
在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个集政治、经贸、人文三位于一体的平台上,中国与东盟同舟共济,谋求共同发展,助力东亚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复苏与增长增添正能量,树立起发展中国家之间合作的典范。
共同合作的平台
2004年,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到2012年,双边贸易额突破4000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近6倍,中国对东盟投资年均增长超过50%。中国已连续四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继续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在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推动下,双方经贸合作的跨越式发展,使中国与东盟成为世界上经济合作最有活力、经济增长最富成果的区域。“中国和东盟国家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增长中心’。”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秘书长乌东·翁威瓦猜如是说。
通过搭建经贸促进平台,中国—东盟博览会极大地促进双方的政治互信和友好交流。正如柬埔寨和平与合作研究所执行理事常万纳瑞斯所言,过去10年,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显著发展,双方的互信和理解逐渐获得提升。尤其在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方面,中国提供的援助为其作出了突出贡献。
助推自贸区建设
中国—东盟自贸区如期建成是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一个重大标志。中国—东盟博览会为自贸区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具体的平台,为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在贸易促进方面,博览会举办系列务实高效的商贸配套活动,促进参展商和采购商的交流对接。东盟企业参展的家具、珠宝玉器、工艺品、棕榈油及制品、矿产品等产品,吸引大量中国企业来采购。
在投资合作方面,博览会设立投资合作专题,展示国际工程承包、劳务合作、资源开发等内容,同时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投资合作圆桌会、东盟产业园区招商大会、基础设施建设论坛、东盟国家推介会等一系列活动,打造了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东盟的最好平台,推动建立双方投资合作机制。
2007年,博览会增加了服务贸易专题,选择双方合作密切的金融、教育、物流、旅游等领域的内容进展展示,并配合举办中国—东盟金融领袖与发展论坛、物流论坛等活动。
如今,博览会已成为中国—东盟产业对接的桥梁、次区域合作的纽带。以博览会为“媒”,中马钦州产业园、马中关丹产业园顺利推进,开创了“两国双园”国际合作新模式。其他一系列重大产业合作项目也在博览会结出硕果。
未来仍大有可为
在6月30日举行的中国—东盟外长会上,各方同意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深化产业合作,扩大相互投资,共同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各方强调,确保今年9月在南宁举办的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取得丰硕成果。
今年7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广西考察期间指出,“广西要成为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新的战略支点”。对广西进行“新战略支点”的定位,是中央领导对广西多年来服务国家战略、举全区之力办好博览会,积极推进对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充分肯定。
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局长郑军健说,中国—东盟博览会未来10年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就是要进一步发挥平台作用,服务好新战略支点建设,内容涵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三基地一中心”建设、区域产业合作、中国—东盟互联互通、中国—东盟机制化合作等。
东盟与中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西兰、印度的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首轮谈判(RCEP)5月9日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启动。包含中国—东盟自贸区在内的RCEP自贸区,覆盖接近30亿人口,经济总量接近20万亿美元。RCEP谈判的启动,使中国、东盟与相关国家的经贸关系更加密切。今后,中国—东盟博览会将结合RCEP建设进程,推动中国与东盟作为一个整体更好地参与亚太和全球经济合作。(本报记者 刘 昆 本报通讯员 夏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