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民乐界,一个绕不过去的名词是“宏音斋”。世界各地成规模的中国民乐乐团,几乎都在使用宏音斋制作的民族管乐器。
宏音斋发端于清末,由当年的贝勒爷吴启瑞将宫中的乐器制作技艺传到民间。1920年,吴启瑞的儿子吴文明创办了乐器制作作坊宏音坊,后发展为宏音斋。岁月荏苒,如今宏音斋仍在,掌门人却已换成了吴文明的孙女——吴景馨。
倾注着吴氏家族几代人心血的宏音斋,以制作生产中国传统民族管乐器为主业,是清朝宫廷乐器制作技艺的延续和发展。吴景馨介绍,笙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古代大笙称“竽”,小笙称“和”。“滥竽充数”的典故表明,“竽”在战国时代已是非常流行的宫廷乐器。笙的音色清晰透亮,音域宽广,感染力强,是民乐演奏中必不可少的乐器。而作为传承百年的老字号,宏音斋的笙管制作技艺在业界享有盛誉,一直是品质与专业的象征。
生长在音乐世家,吴景馨兄妹四人自幼就在父亲吴仲孚的影响下,学习乐器演奏及乐器制作技艺。但作为家中唯一的女孩,吴景馨从没想过要接父亲的班。世事难料,上世纪80年代初,吴景馨辞掉工作正准备出国,不想父亲突发脑血栓,而兄弟们当时各有羁绊,她只好放弃出国,帮助父亲打理宏音斋。1996年吴仲孚辞世,吴景馨成为宏音斋第四代掌门人,正式承担起宏音斋笙管乐器制作技艺传承与保护的重任。
吴景馨说,宏音斋的乐器制作严格遵循传统的工艺,用料多为精选的竹子和进口的红木、乌木、紫檀木。“一支乐器,看起来那么精致、美好,给人带来艺术的享受,但它的制作过程有多粗砺、艰苦,很少有人了解。”她介绍,从砍下竹子,到烘干、打磨、抛光、蒸煮、灌蜡,一支笙的制作要经过几十道工序,只要一道工序做得不到位,就会前功尽弃。在乐器的制作过程中,还要忍受打磨抛光时的灰尘、上蜡时的异味……“做一件好的乐器非常不容易,但我们就是因为能坚持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才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
多年来,宏音斋在吴景馨的主持下,不仅在管乐器的制作上有所发展,还对多种乐器进行了改良。原来,我国传统的乐器普遍音域较窄,演奏时需要用气息来进行变调控制,这在现代民族交响乐的演奏中就显现出了弊端,必须进行乐器的改良。宏音斋对传统唢呐和管子进行了改良,研制出高音、中音、次中音、低音、倍低音加键唢呐和管子。大家耳熟能详的《金蛇狂舞》,就是对相关传统乐器加以改良加宽音域以后,才得以在大型乐团中演奏。宏音斋还先后研制出一指四音笙、电子笙等多种新型乐器。其中,电子笙既能演奏中国民族音乐又能演奏电声音乐、摇滚音乐,为笙开辟了新的演奏领域,目前已获得国家专利。
宏音斋不但是制作民族乐器的基地,也是民族乐器的研发机构。“经常有艺术家、学者,带着出土乐器的图片及图纸来到宏音斋请我们将这些文物复原。”吴景馨说,这是她家的传统,他们几代人一直都在整理和挖掘……吴景馨正在全面总结宏音斋从清朝宫廷传承下来的技术资料,在复活古乐器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为许多古老乐器赋予了第二次生命。2000年,为敦煌乐器研究所成功复制了笙、管、笛、箫、竖笛、勾笛、排箫等多种仿唐管乐器。又为日本正仓院、天坛神乐署及多家博物馆复制了多种古乐器。还整理挖掘了一大批少数民族乐器,如广西壮族的啵咧、蒙古族的潮尔、藏族的鹰笛等。
日复一日,吴景馨为弘扬民族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地工作着。从1989年开始收徒,至今已收徒数十名,他们目前都已是宏音斋的骨干力量。她还组织完成了《宏音斋民族文化》《典藏馆》和《宏音斋笙制作》三部影视片的拍摄,以及“宏音斋笙制作技艺”文字及资料的整理工作。创建了黄忠乐府和大吕乐府,乐府内设典藏馆、传习馆、教学馆并组建了小乐团。成功举办了“吴氏管乐杯”全国大赛,捐助多家学校及艺术团体。
“主持宏音斋发展这么多年,最大的感受就是辛苦!”吴景馨说,这些年的发展特别不容易,工厂拆迁、人才流失、技艺挖掘、市场开拓,处处有道不完的艰辛。她感慨道:“也曾想过放弃,但是对民族管乐的热爱和对宏音斋的责任,都让我欲罢不能。”(本报记者 罗旭 通讯员 缪立芳)
人物小传
吴景馨,1962年出生,北京人。宏音斋民族文化发展中心总经理,宏音斋第四代传人,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