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8月24日 星期六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论坛

    共同理想的社会认同

    李淑梅 《 光明日报 》( 2013年08月24日   11 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目标,是人民的美好生活愿景,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只有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融入人民的思想,成为其自觉追求,才能具有公共性,才能成为一种集体意识、共同理想。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凸显,国际环境日益复杂,有人理想信念动摇、道德失范、精神空虚、价值观扭曲、思想认识模糊,因此,我们应该从社会认同视角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设。

     

    社会理想与人的认同

     

        理想是主体根据自身需要对现实中的多种可能性的自觉选择,是主体对美好生活目标的追求。认同涉及个人和社会共同体的关系,是个人对一定社会共同体的归属感,对一定社会共同体的价值目标和理想的肯定评价和主动践行,因此,认同是人的自由的表现。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具有一致性,社会发展会尽量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提供自由的社会空间;个人理想要融入社会理想,个人只有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才能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才能有成就感、幸福感,才能使自己的人生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改革开放以来,人的独立自主性增强,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这就需要在多元中寻求社会共识,构建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自觉用共同的社会理想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建中华民族统一的精神家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通过人民的认同而筑建的,它贴近人民的思想实际,对广大人民群众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

     

        人们对社会理想的接受和认同是一个过程,这是一个从表浅的认同到深层次认同,从自发、素朴的认同到自觉认同的过程,是不断扩展认同范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有可能出现认同的波动性,这就要具体分析原因,努力加以解决,使广大人民群众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决心共克困难。

     

        从认同视角探讨理想信念,强调的是人民主体性原则。人民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受益者,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从实质上说是人民的理想。习近平同志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概括为中国梦,强调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而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对中国梦的认同实质上是对自身根本利益、愿望的认识和理解,是人民的自我认同。

     

    凝聚共识、坚守理想的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创举,它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凝聚共识、坚守理想,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指明了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我们的行动指南。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十多年的成功经验证明,我国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是正确的,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统一。凝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共识,能够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走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激励和鼓舞人民群众积极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和观念支撑。用共同理想凝聚共识,能够增强人民群众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之以满腔热忱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坚强的意志攻坚克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宝贵的团结的资源,它能够将广大人民群众团结起来,形成无比强大的实践力量。

     

        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社会认同,也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在社会矛盾凸显的今天,我们要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协调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关系,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也要最大限度地凝聚对社会理想的共识,使广大人民群众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形成既充满活力,又团结和睦的和谐社会,减少协调人们社会关系的成本。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凝聚共识,是整个民族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主体意识的增强,体现着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优势。在当今世界,思想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增强国家实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独立自主地发展,不仅要增强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实力,而且要实现思想文化上的自觉和自立。正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所指出的:“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设,对于提升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把我国建成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设的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认同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理想信念建设应该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充分表达群众的心声,拓展认同的途径。

     

        第一,根据人民需要结构的新特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当前,人们已经从温饱型需要结构向日益全面的小康型需要结构转变,有了进一步改善自身生活的新的期待和向往。我们应该根据需要结构的变化,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产,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应该坚持社会公平、公正,勇于突破固化的利益藩篱,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在人民创造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上下功夫,使人民从改革给自己带来切身利益的感受中,发自内心地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

     

        第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树立党在人民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坚定人民跟党走的信心。目前,一些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存在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引起群众的不满,必须加以解决。我们党强调在进一步建章立制、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的同时,加强党的理想信念建设,保持党员干部思想的纯洁性、先进性。习近平指出:“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党员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注、最盼望的问题,以真抓实干的行动取信于民,增强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心。

     

        第三,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思想来源和时代特征。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因素。中国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是中华儿女的共同血脉、共有精神家园,是将我们联系起来的精神纽带。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思想渊源,能够增强人民对它的认同。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是引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强大思想武器,深入人心。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指出了一条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但是,在贫穷落后的国家究竟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这是新的时代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地回答了这一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认清这一点,也会坚定人民的理想信念。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在各种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的交锋中提出的,这就要求我们提高思想比较和鉴别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以经济全球化加深的时代特征为背景的,它既是中国梦,也是世界和平发展的世界梦,因而可以得到国际社会的接受和认同,增进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这也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第四,加强国民的理想信念教育。一是分析社会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解疑释惑,化解人们心中的矛盾。我们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正确看待和分析现实社会矛盾,阐明党和人民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和取得的成效。当前,深层次矛盾的凸显虽然增加了改革的难度,但又能使我们认清矛盾,从而找出解决矛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二是进一步健全信息沟通机制,拓展群众的利益表达和诉求渠道,领导干部尤其要主动听取群众意见,切实采取整改措施。三是进一步扩大精神文化的生产、消费和服务,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方式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四是充分发挥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我们应该认真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用以教育人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是促使人民群众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最好教材。同时,还要用普通群众坚持理想信念的感人事迹教育群众。五是把握群众思想认识的动向和需求的发展,不断丰富共同理想建设的内容和形式,使之始终保持与群众的所需、所想、所求的动态联系,使这一理想得到人民持续的认同。(作者系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认同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设研究”首席专家)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