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让妈妈扶你到床上来,我给你检查一下。”
患者:“她是我的老师呐,也是我的妈妈。”
这一幕出现在8月13日上午,湖南省株洲县人民医院内科门诊室。患者何凤英,4级智力残疾,今年32岁。带她来看病的是她的老师刘惠兰。
刘惠兰是株洲县渌口镇湖塘小学教师,从事特殊教育事业22年了。她把每一个教过的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常年与他们保持着联系。3天前,她接到何凤英电话,知道何凤英病情加重了。
8月13日一大早,刘惠兰出现在何凤英家门口,硬是拉何凤英去县医院。
“我要用爱,助他们飞翔”
“英子,你慢点,别摔倒了。”从3楼门诊室出来,刘惠兰急忙赶上前去,扶住行动不便的何凤英下楼梯往CT室走去。
像以前那样,刘惠兰放心不下她教过的每一个学生。
1991年9月,株洲县在渌口镇湖塘小学开办特殊教育班,35岁的刘惠兰成为县里第一位特教老师。
特教在这个小县城是新鲜事物,无教材、无教具,无可借鉴的教育模式,绝大多数孩子大脑发育不健全,有的还有肢体残疾,大的19岁,小的7岁。
何凤英就是这群特殊孩子中的一个,10岁的她被父母送到刘老师面前。
教自理。“刘老师,你看我会系鞋带了。”当何凤英跳起来告诉刘老师这个喜讯时,已经读四年级了。从二年级开始,刘老师就不厌其烦教她怎样把鞋带穿进眼儿里,怎样打结。解开—系上—解开,每天示范几十遍,两年里算不清教了多少遍,终于成功了。
教写字。从最简单的“一”教起,刘惠兰先是抓住何凤英的手写,一遍又一遍。终于,何凤英自个儿写出了名字。
教唱歌。“工人爱机器,农民爱土地,战士爱枪又爱炮,学生要爱书和笔。”刘老师一遍又一遍唱给何凤英听,一遍又一遍讲解歌词。何凤英学会了唱,还学会了爱惜。
刘惠兰还嫌不够,经常把学生带回家住,给他们做饭菜,为他们买衣服,带他们玩游戏,教会他们团结、友爱、自信。
没教材,自己编;没教具,自己做。她还建立观察档案,每天将每个学生的言行表现、学习情况记录下来,及时调整教育方法和教学进度。22年来,她没有节假日、没有8小时工作制的概念,几乎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学生。
“真傻!整日里教那些不可能有出息的孩子,自己有什么前途?”一路走来,议论声不断。
没有叫苦,没有抱怨,刘惠兰在日记中写道:“我的孩子们,是一群被上帝忘记安上翅膀的天使。我要用爱,助他们飞翔!”
“妈,您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刘老师,你最看重我了,你就是我妈妈。”
走出CT室,何凤英挽着刘惠兰的手,十分亲热。
她们一边等检查结果,一边聊往事。
2008年春,冰灾席卷南方。大年初二,刘惠兰回株洲县姚家坝乡的老家陪母亲过年。一家人正围着火炉看电视,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
“刘老师,刘老师!”
打开门,刘惠兰惊呆了:“何凤英!”
凤英脸冻得通红,满身是泥,双手提着礼物。老师学生相拥而泣。
原来,大年初一何凤英像往年一样给刘老师拜年,去了3次都扑空。她打听到老师回乡下了,第二天,就凭着别人说的“姚家坝竹山村”这个地名,凤英从县城出发,换乘几趟汽车,去给刘老师拜年。她下错了车,一路走一路问,终于在天黑时找到了老师家。
看着何凤英已被雨雪湿透的鞋子,刘惠兰赶紧拿出棉鞋给凤英换上。
在刘惠兰家,有一双她舍不得穿的鞋,是2005年何凤英送给她的礼物。上学时,刘老师教会了凤英穿针、走线、缝扣子。毕业长大成家后,凤英学着缝制棉鞋,第一双鞋就是给老师做的。
在医院的走廊上,凤英说:“这医院我不是第一次来。”刘惠兰当然记得那个故事。
1996年下学期,刘惠兰利用午休去教育局汇报工作,下午上课迟到了。当她走进教室,发现只剩一个不能走路的孩子,她着急问,他们人呢?“都到医院看你去了。”
刘惠兰急忙跑出去找学生。师生在校门口碰面。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学生们扑上来抱住她,“终于找着了”。
原来,学生们中午没看到刘老师和他们玩游戏,又想起刘老师在咳嗽,以为老师住院了,于是跑到医院去。从一楼找到四楼,从四楼找到一楼,没找到又跑老师家去找,家里没人,只好跑回学校。
大学毕业后也当了教师的儿子沈兀,十分羡慕学生对刘惠兰的感情:“妈,您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把病治好,我就可以用自己的手挣钱了”
刘惠兰把医生拉到一旁问结果。医生说,凤英子宫内有两个肿瘤,需要住院才能确诊。
刘惠兰的心揪紧了。从特教班毕业后,何凤英无法就业,靠捡废品维持生计。后来她认识了捡废品的王德才,22岁时与王德才结婚。没多久,凤英病了。王德才每日捡拾废品卖的几十元是家里的经济来源。
2011年,刘惠兰被评为株洲市道德模范。在巡讲中得知醴陵市一个敬老院需要工作人员,她立刻联系何凤英夫妇,带他们去敬老院应聘,还特意为凤英的丈夫买了件新衬衫。后来,凤英因身体原因辞职,丈夫也不得不回家照顾凤英,继续捡废品。
从第一届学生毕业起,刘惠兰的视线就没有离开过他们。只要有适合学生的工作机会,她就去争取。听说县里有助残行动,刘惠兰赶忙联系县民政局和残联,送学生去株洲市学习缝纫技术。
每次见过凤英,刘惠兰都会念叨这些名字:金志勇、姚瑶、尹凯、邓蕾、肖惠婷、朱寒、陈研、文斌、陈度波、陈力权、李炳宏、魏锡虎……因为在47个毕业学生中,有的读了大学,有的成了售货员、清洁工、理发师。可剩下这10多个学生与凤英一样,待在家里无法就业。
中午12点,刘惠兰送凤英回家。“英子别着急,我们一起想办法。你的病一定能治好。”
凤英笑着拍手:“英子听老师的话。把病治好,我就可以用自己的手挣钱了!”
刘惠兰使劲忍着,不让泪水流出来。(本报记者 唐湘岳 本报通讯员 张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