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8月22日 星期四

    唤醒沉睡的秦皇古道

    《 光明日报 》( 2013年08月22日   05 版)
    井陉东天门车辙印。 资料图片

        “兵家必争,险塞雄关。冀晋通衢,散去硝烟,秦皇古道,依然伟岸。”河北省博客圈一位博友在自作的《秦皇古道赋》中,这样记录下重走井陉秦皇古驿道后的感受。

     

        由河北省博客圈发起的“重走井陉古驿道”活动,自6月21日启动以来,已经在网上掀起一股关注秦皇古驿道的热潮。本次活动由井陉县委书记田耀筠、河北省博客圈圈主李东顺牵头引导,河北省博客圈的博友们以如何更好地保护、开发、利用秦皇古驿道为主题,登高爬低行走在古驿道和村落间,紧贴井陉古驿道全长约60公里的沿线探访。由11位博友组成的采访团对古驿道进行三个阶段的深入探访,发表博文150余篇,拍摄照片上万幅。

     

    “秦皇古驿道是中国乃至世界古道的佼佼者”

     

        河北省博客圈顾问委员会主任、历史学家栗永说:“井陉古驿道能够和国内知名的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并列为中国三大古道,以其历史久远、使用时间最长、文化积淀深厚而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古道的佼佼者。”

     

        秦皇古驿道横穿太行,是古代进出太行、沟通冀晋的交通要道。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10世纪的西周时期,周穆王西巡过井陉,在井陉发现穿越太行山的一条孔道。经过考古专家反复考察论证,井陉古驿道被确认在战国中期赵武灵王灭中山时正式开通。2000年8月,国际古迹理事会世界遗产协调官员亨利·克利尔博士考察后认为,现存井陉古驿道比罗马古道还要早100多年。从古代直到近代,井陉古驿道于上世纪40年代才停止使用,是使用时间最长的古道之一。

     

        秦皇古驿道不仅在政治、军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凝结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精髓。古驿道沿线散布着各个时期的文物古迹,古长城、古寺庙、古窑址、古阁等一应俱全,串联成一幅绝美的长画卷。

     

        栗永在谈到通过本次活动对秦皇古驿道产生的新认识时说:“除了史书明确记载的天长、天户、威州古城外,现有的微水村古道一条街,也仍依稀可见昔日的繁华。透过现存的高家店铺旧址、高家祠堂,以及各具特色的古民居、古道两旁林立的旧店铺,仿佛可以切身感受到当时的热闹与富庶。”

     

        李东顺在重走秦皇古驿道后,这样说道:“古驿道是曾经造福井陉的福道,如何让过去的福道继续在当代造福井陉人民,成了我们重走古驿道后思考的重点。”

     

    “游秦皇古道,住天长古镇,在苍岩避暑,到井陉访古”

     

        河北省博客圈的博友赵寿康在栗永的博客留言道:“如果有机会,何不提出‘游秦皇古道,住天长古镇,在苍岩避暑,到井陉访古’的旅游思路,想办法让游客住下来,玩起来,有地方游览,有东西带走。借旅游提升一下井陉县和石家庄乃至河北省的文化品牌。”

     

        8月3日,在“重走井陉古驿道”总结研讨会上,赵寿康说:“建议古驿道开发定位为文化体验旅游,结合健身观光游来开发利用。有必要结合县境内的古长城和绵右渠、绵河及已经开发的苍岩山、挂云山、仙台山联合开发利用,互相呼应,互相促进。井陉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民俗艺术资源以及当地特产资源,可以为古驿道的开发利用提供坚实的依托。”

     

        赵寿康不仅从古驿道的开发理念、开发定位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对面临的具体问题,应用的具体措施,需注意的一些短板都做了详细的阐述,而且重点提出了古驿道沿途文物的保护方法。石家庄市文物局副局长张献忠对河北博客圈的博友们说:“感谢大家在这次活动中作出的贡献,我们收获颇丰!你们在总结中谈到的很多工作其实都该是我们来做的,但是你们想到了我们应想的,做到了我们该做的。”

     

        栗永在总结研讨会上也提出,应唤醒沉睡的秦皇古道,精心规划,将“重走古驿道”打造成为常态化的访古探幽文化之旅,成为精品旅游项目。“建设古驿道博物馆很有必要,一是有效保护井陉古驿道沿途散落的文物,将易损、易毁和容易散失的文物集中保管、展示;二是立足石家庄市和井陉县,放眼全中国、全世界,集中展示天下古道历史。”

     

    树立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新观念

     

        河北省博客圈的博友们虽来自不同的行业,但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守望者。在“重走井陉古驿道”活动开展后,众博友对于古驿道及其周边文物的保护都给予了高度关注。很多博友用文字和图片,在他们的博客上记录下古驿道文物的保护现状,还有一些经过深入思考的博友,纷纷针对古驿道文物保护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

     

        栗永认为,由于长期的历史原因,古驿道存在着深厚的文化资源价值与文化资源作用弱化的反差,与当前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期格格不入。应该转换思想观念,寻求保护利用的新突破。

     

        石家庄市文物局局长张跃新说:“这次活动对我市的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我们今后必须编制各个国保、省保单位的保护规划和方案,严格按照保护规划和方案去保护利用,只有保护好才能利用好。井陉古驿道的保护要借鉴《井陉古驿道保护研究技术报告》,全面打造井陉古驿道文化精品线路,将古驿道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具有石家庄特色的文化产业优势。”(本报记者 耿建扩 本报通讯员 贾 可 张宇婷)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