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就是不停寻找的过程。“寻”的目的是“遇”,却不一定能达成目的,因为“寻”是常态,而“遇”则需要机缘。寻的方向错了,遇到的可能并非心中所想;方向对了,也可能因为懈怠与粗心而错过。寻和遇的境界,辩证而玄妙,身在其中难免有所疏漏,跳出其中却往往有所顿悟。
在寻的过程中,我们栉风沐雨、孜孜不倦,却不知道,这个过程也是需要智慧的。一味地负重快行易导致欲速而不达,“寻”的节奏感是非常重要的。有人说,幸福生活就是工作时能潜心,吃饭时能香甜,睡觉时能安心。细细思量,这句朴实生动的话语其实正是“寻”的最佳境界——只有工作时全心投入、实现自我价值,才能吃得香甜、睡得安心;反之,只有安排好了奋斗的节奏,张弛有度,才能保持热情与活力。如果总是风雨兼程而忽视了睡眠与吃饭,身体受损还在其次,灵魂空间被挤压才是最可怕之处,因为,在一味向前时,我们的灵魂会在不知不觉中落在后面,甚至会认不清那个梦寐以求的“遇”到底是什么。
“寻”的哲学朴素实在,“遇”的学问则饱含玄机。“寻”的目的是“遇”,却有可能因为“遇”的飘渺与不确定性,不经意间错过了它。或许我们最初的方向是对的,却又因为各种原因与“遇”擦肩而过,究其原因,正是缺少了一点“遇”的智慧。因为出发时的盲目与偏执,我们将大把时间与精力放在了“寻”上面,却忽略了“遇”才是“寻”的终极目的;我们把“寻”和“遇”这两个本应融合的词语人为地分割成了两半,这是大多数人遍寻不遇的症结所在。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寻”的是文学的至高境界,却在拥有世界最大图书馆的时候双眼失明,失去了阅读书籍的能力。但是,博尔赫斯没有沉溺于沮丧失落之中,他用耳听的方式继续阅读,以口授的方式继续创作,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虽然身处黑暗,但他却心如明镜,用孜孜不倦、不拘形式的“寻”终于“遇”到了自己的理想之地。
贝多芬“寻”的是音乐的至高境界,却在灵感最为旺盛的中年失去了听力。这并没有让他停止“寻”的脚步,他通过纸笔与人交谈,用灵魂与生命进行创作,那些美妙的音符虽然不能在耳际响起,却在他心中永驻。在失去听力的情况下,贝多芬完成了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完成了人生中最动人也最瑰丽的“遇”。
两位大师的“寻”和“遇”告诉了我们一个朴素的真理:“寻”和“遇”就藏在生活细节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其实是一种盈满而静谧的感觉,遍寻不遇仍然不言放弃,遇则欣然,寻亦可喜。在孜孜不倦的“寻”中,我们其实也一直在不停地“遇”,因为,它们本就是一条道路的两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