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花朵》自2008年问世以来,再版十几次,总发行量达十几万册。小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获奖图书。
故事发生在美丽的江南,主人公王弟和姐姐王花随打工的父母南下,新的环境、陌生的同学以及城乡间巨大的差异无时无刻不冲击着王弟的内心,他一度无法适应这个巨大的变化。然而,城市的包容、老师的关心、政府的重视,让他激发出一种向上的力量。历经磨难,王弟终于融入城市大家庭中。
作者徐玲是一位有十几年教龄的小学老师。有一天,徐玲无意中见到一个外地学生在课桌上写下,“将来我一定要做本地人”,她难以描述当时的感受。在与这些孩子接触的过程中,徐玲被他们的乐观、坚强所感染。他们的求学之路艰辛,他们需要的是关爱而非同情,“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激起他们内心奋发向上的斗志。”徐玲说。
“在夜深人静时,我独自在书房写作,竟然将自己带入其中,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一边写作,一边流泪。”徐玲说,主人公的原型就是她的学生。
“它已然成为孩子们的枕边书,陪伴他们度过一个个夜晚。我印象很深,一个孩子在信中写道,自己的经历与王弟如此相似,终于有人如此了解、关注自己。”该书的编辑翟丽莎说。令人始料未及的是,这本为外地学生写的书,竟然吸引了很多本地学生。“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不知道在我熟悉的城市中,竟然还有同龄人,生活得如此艰辛。”一位本地读者读罢留言。
对于此书引起的反响,责编翟丽莎分析,一方面,作品语言清新、内涵丰富,在给儿童带来感动的同时,更带给儿童对校园、家庭、社会深刻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此书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可以让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懂得珍惜,让生活在困苦中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会坚强。
很多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作品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构筑了一座通往理想的成长大厦。这与其说是一个乡村孩子坚韧、自立、不屈不挠的性格展示,毋宁说是我们身边一个亟待关注的群体的心路历程。明媚的阳光下,一簇簇不显眼的花朵顽强地盛开在城市鳞次栉比的高楼之间,他们胸怀天空,努力向上,正在茁壮成长为喧嚣的都市中一处处生机盎然的心灵花园。”文学博士孟少勇说。(本报通讯员 龚 晨 本报记者 李 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