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风向标,温州如今成了一个总能引起争议的城市。外界刚刚还在议论温州房价为何背离全国“孤独下跌”时,温州又悄然微调了楼市限购政策。一石激起千层浪,此举引发外界诸多猜测和市场强烈反应,让温州再次成为焦点。
在国内楼市涨声不断而温州楼价持续下跌的背景下,温州为何调整“限购令”?记者为此作了一番调查。
从“过严”调至“严厉”
针对外界传闻温州“松绑”限购,温州市住建委主任周守权解释说,此次限购政策微调后仍在国务院要求执行的限购标准内,只是从原来地方更为严格的“限购令”回归国务院的规定标准而已。
“当前温州房地产市场比较平稳,房价已基本回归至合理水平,较2011年高点已下降30%至40%。此外,商品房供应量充足,改善型需求比较大。”周守权强调说,如果在此背景下,温州继续执行比国务院规定更为严格的房地产限购政策,将会难以满足一些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此次政策从“高配”调整到“标配”,既满足了这些人的合理需求,也有上限控制,符合国务院相关政策。
2011年3月,在国务院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之后,温州市下发《关于落实住房限购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该通知规定,2011年3月14日之后,本地户籍家庭及纳税或社保满一年的非本地户籍家庭只能新购买1套住房,属于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等情形暂停购房。这与2011年新“国八条”要求、大多数城市实行的“限购第3套”政策相比,更加严苛。
此次限购政策微调之后,温州本地户籍家庭可以购买第2套住房。“这是限购政策从‘过严’微调到‘严厉’。”温州大学房地产研究所研究员陈鸿表示,“当时温州楼市‘高烧’不退,领涨全国,因此制定了更严的限购政策,但调控至今,情况发生了变化,限购政策随之调整,这在当地早已不是新闻。”
“温州的情况有特殊性,温州现行的房地产限购政策适度调整也是符合温州经济发展的规律,在没有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前提下,还是在整个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范围内的。”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认为,温州从“高配”调至“标配”,既可以释放购房需求,又符合限购底线,可谓一举两得。
楼市再现火爆场面
据当地有关人士分析,超长周期的楼市低迷是此次温州政策调整的潜在推力。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显示,温州是唯一5月、6月和7月房价均同比下降的城市,2011年9月以来,温州房价连续23个月同比下降。
在房价的连续下跌中,温州楼市可以用冷清来概述。调整“限购令”一下子打开了市场购买力的空间:一个家庭最多可以拥有2套住房;并且,温州楼市新政并不限制交易次数,只要一个家庭名下的市区房子套数不超过两套,多次买房卖房不受限制。
二十一世纪不动产温州区域市场部经理陈伟认为,购房主体放宽了,大批原先受限的市民重新拥有了购房资格,市场将得到刺激。此次政策调整,对他们来说是极大的利好,受众范围得到拓宽。
温州有关部门一再强调“这个政策主要不是为了刺激楼市,而是对现有购房政策的完善”。然而,限购新政策实施之后,温州楼市立马出现火爆场面,甚至有楼盘展示中心被前来看房的上千名购房者“挤爆”,楼市刺激效应明显。
据CREIS中指数据库数据显示,8月5日至11日,监测的42个城市中,近六成城市商品房周均成交面积同比上涨,其中温州以164.66%的涨幅领跑。来自新浪乐居温州站的数据也佐证了这个事实。据其统计,8月5日至11日温州累计成交房源1493套,成交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与前一周的568套相比,环比上涨了162.9%。
“通常需要个把月的政策消化期。”对于本次限购政策的放宽,温州大学房地产研究所研究员陈鸿说,这次政策窗口放开后,到了9月、10月市场成交表现将更为集中,尤其是改善型购房。
“出发点是拯救实体经济”
事实上,温州楼市政策微调背后,折射出的是当地经济的持续下滑和民营企业的生存困境。7月8日,在温州市委常委会上,新任市委书记陈一新代表新一届温州市委首次公开“垫底”数据:在16个经济主要指标中,2012年,温州市大多数指标处于浙江省“倒数”行列,其中人均GDP、GDP增幅、财政总收入等9项指标倒数第一,另有4项倒数第二。而多年前,温州发展长期位居浙江省前三名。
在此背景下,温州关于如何救经济的呼声日渐高涨。有关专家分析,温州激活楼市的政策调整,出发点是为了拯救实体经济。因为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爆发,大量的民间资金被陷在房产项目里,而此时房价已比最高峰时下跌了百分之三四十,许多民营企业被深套其中,这也直接影响了实体企业的资金流。
据温州企业家联合会统计,2011年温州民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之前,全市100家明星企业中半数以上涉足楼市。2011年,国家信贷政策全面收紧,涉及地产、矿山、新能源等领域的温州民营企业资金链开始紧张,被迫转向民间借贷。到了当年9月,部分企业资金链断裂,两百多家企业倒闭。温州瞬间成为区域性金融风波的重灾区。
“各种迹象表明,温州地产的持续下跌已对温州经济产生了重大破坏作用。”周德文认为,温州是全国房地产市场价格落差最大的城市,落差最高峰跟最低峰有50%左右。最高峰时,温州房产评估有1000万元,到现在只值500万元。之前贷出的钱还回去后,再续贷就少了很多,企业由银行从可以贷款800万元到现在只能贷款250万元,这当中的差价有550万元。
他分析说,实体经济陷入危机,温州经济下行压力越来越大,因此,现在最需要政府出台刺激经济的政策。温州人投资是看涨不看跌的,往下跌的时候根本没有人去投资,往上涨的时候再贵也有人去买。因此,只有让房价上涨,二手房交易才能活跃起来,企业家手里的房产项目就可脱手出去,然后把资金回归实体经济。
面对经济的滑坡,温州决策层正视“落后掉队”,审时度势提出了“赶超发展、再创辉煌”的目标,强调重振实体经济。如今温州率先对限购政策进行微调,期盼能以此带动实体经济走出低谷。这个政策最终能否让温州民企走出困境?能拯救温州的经济吗?这些问题只能等待时间来回答了。(本报记者 陆 健 本报通讯员 林 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