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8月18日 星期日

    越野荒原

    郭 净 《 光明日报 》( 2013年08月18日   11 版)
    去措池路上(摄影) 郭 净

        2006年7月,我们到青海的三江源保护区考察。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地处北纬31.39’~36.12’,东经89.45’~102.23’,隔青藏公路与可可西里相望,但范围更加广大,总面积为15.23万平方公里,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21%,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三大河流的源头。

        7月17日,我们一行5人乘一辆金杯车出了格尔木,沿漆黑的青藏公路南行,直奔青藏公路中段的五道梁。在一个小饭馆等到下午4点,原定早上到达的同行者终于现身。他们驾着一辆越野、一辆解放吉普,横穿三江源保护区来与我们会合。领头的是我认识的藏族美男子扎多,原野牦牛队的骨干分子,后成为玉树“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的领头人。其余三位是:北京大学的动物研究专家大军、藏族司机扎那和欧萨。吃饭时我老盯着欧萨看,他浓眉大眼,体格粗壮,留一把黑色的美髯,穿一件暗红色的无袖花坎肩,怎么看怎么像一个古书里出来的好汉,面孔和形态又仿佛在哪里见过。扎多见状,笑着介绍道:他是拉登。欧萨啃着肉,眨眨眼睛表示认可。真的像极了,以后我们就一直把他叫做“拉登”,可他比原版的恐怖头目壮实得多,也温和得多。应该说,他更像水浒里的李逵。

        第二天,车子顺青藏公路往西藏方向跑了一个多小时,接近一座三角形的小山冈,便左转下了公路,沿一条深入到茫茫原野中的土路前行。扎多说,今天我们的目的地是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的措池村,距此地有70多公里。我奇怪,这一个多小时的路为何要一天?他解释道,沿途有12条河流挡道,现在正逢雨季,河流涨水,我们能不能过去还不一定呢。

        说着车子就拐下山崖,进入一片漫溢的河滩。车轮沙沙地碾过砂石,蹦跳着左突右窜。扎那紧紧把着方向盘,在河滩里兜着大圈子,原来他在寻找水浅的过河处。这条小河像辫子一样散开,过了一道还有一道,兜了近半个小时,车子才离开河滩,攀上陡坡,在宽阔的草地上奔驰。视野内没有一棵树,只有连绵的草甸、砂石和沼泽。虽然依旧头疼,我还是尽量睁大眼睛,和大家一样四处张望,想发现清晨出来觅食的动物。但我没那个福气,总是扎多和扎那先指着某个方向,我才看见有野物一闪而过。藏族就是藏族,他们熟悉荒原,就像熟悉自家的牛场。听从他们的指点,我才终于“发现”了三只黄羊、两只藏羚羊和水塘里优游自在的水鸟。随行的小田和小李比我强多了,他们有野外观察的经验,随身带着一架望远镜和一本厚厚的观鸟手册,可以和藏族伙伴讨论跑过的是白屁股的黄羊,还是黑脸的藏羚羊,掠过山冈的是鹰还是鹫。对于有野外经历的人来说,这广袤无人的土地,比繁华的城市更要耐读,但也更加难读。你得离开诱人的电视屏幕,离开网络,离开“玩转地球”和“野生动物竞技”等吸引眼球的节目,用身体与不受人驾御的野性世界交流。

        中午时分,我们的越野车陷进烂泥里。“拉登”开吉普来救,却掉进一个大水坑。雨住了,晴天丽日之下,陷在泥塘中的北京吉普静静躺在草原上,真是一幅极美的风景画。这让我想起在沙漠里风化的敦煌莫高窟,和被密林藤蔓缠绕的吴哥窟。经过千百年时光的磨蚀,所有的人造物最终都会还原成荒原的一部分。无人打扰的荒原,让人畏惧,又使人怀念。

        大家开始四下搜寻石头垫轮子,挖泥巴。忽而太阳出来,我们把外衣脱了,外国专家“野猫”更脱得精赤条条,奋力干活。忽而又飘起冷雨,大伙连忙穿上外套,披起雨衣。折腾了约两个小时,越野车先挣出泥塘,再把吉普拉出来。大家兴高采烈地上路。大概今天冲了黄历吧,走不过个把钟头,越野车又陷进一条水沟,等折腾出来,一个多小时又过去了。

        黄昏时,我们终于赶到一条河边。涨水了,水在夹杂着乱石的沙滩上四处漫流,大伙一下没了主意。惶惑间,夕阳把天空和河水染成一片金黄。人们沉静下来。沉思了一阵,欧萨忽然惊醒,默不作声地爬上吉普车,踩下油门,闯进河里。只见他急促地打着方向盘,左拐右拐,沿一条凭直觉发现的路突过河流,冲上对岸的陡坡。扎那见状,也驾着越野车跟踪而去,可惜,“扑哧”陷入一块沙地,动弹不得。眼瞧天色转暗,温度急剧下降,小李和小田合计后做了决定:年纪较大的“野猫”、扎多和我坐欧萨开的吉普车先去措池,其余五个年轻人挤在越野车上过一夜,等待第二天的救援。

        没有争辩的时间,欧萨带着我们三人马上出发。夜幕很快降临,无边无际的原野上,只有一洼洼水塘反射着最后的天光。欧萨曾在野牦牛队当过司机,熟悉荒原就如同熟悉手上的掌纹。此刻,他驾驶的汽车全然变成了野行的猛兽,我们正骑在它的背上,一路腾跃往前狂奔。我一无所见,一无所闻,也数不清过了几条河,爬了几道坎。

        临近午夜,我在昏沉中隐约听到几声狗叫。

        欧萨开口说话:“措池到了。”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