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乐喧天,年轻的船长大浦与美丽的渔家姑娘阿斑正在举行婚礼。黎明时分,汉武帝的大臣把传递友谊的国书交给大浦,海上贸易船队在大浦的带领下启程,月光岩上的阿斑挥舞着红纱,等待着大浦归来……
大型历史舞剧《碧海丝路》日前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凄美动人的剧情打动了全场2000多名观众。这是一部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反映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舞剧。此次进京演出,《碧海丝路》成功地圆了商演梦想。
拉起友谊、和平与希望的风帆
公元前111年,通往西域的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汉武帝派大臣到达广西北海合浦寻找海上丝绸之路。其间,合浦大浪港口开始建造数百吨的海船。携带大量陶器、丝绸的海上贸易船队驶入北部湾,开始了一次伟大的航行。
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让刚到北海歌舞剧团履新的团长宋亚平感到非常震撼。带着这种震撼,宋亚平找到了陈维亚导演,决定拍一部以海上丝路为背景的历史舞剧。来到北海实地考察后,他们又发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传说涠洲岛上有位姑娘叫阿斑,每天站在岩石上盼着出海打鱼的丈夫回来。有一次,丈夫出海后却再也没有回来,于是阿斑就天天站在石头上等待着,直到变成一尊岩石,后人称其为“望夫岩”。
震撼的历史有了,动人的情感也有了,经过3年酝酿,《碧海丝路》于2008年问世,并先后获得“五个一工程奖”“桂花特别奖”等。
从2008年首演至今,《碧海丝路》先后赴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和韩国演出,共计演出200余场。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赵少华称誉,《碧海丝路》走出国门,向东盟和世界各国传达了中国人的和平理念,有效扩大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融合”出精品
《碧海丝路》能脱颖而出,经验就在于“融合”二字:中国文化与东南亚文化的融合,舞台艺术与观众审美的融合,国家级专家与本地艺术工作者的融合。
北部湾地区特有的独弦琴,将阿斑望夫的如泣如诉渲染得淋漓尽致。我国传统舞蹈、杂技和东南亚特色酒舞、贝壳舞融为一体。剧中所有的道具都是以合浦博物馆馆藏的汉代文物为设计原型,服装则充满了海滨民族特色。
《碧海丝路》的成功,离不开顶尖人才的助力:2008北京奥运会副总导演陈维亚担任总导演;舞蹈理论家、评论家冯双白担任编剧;音乐人卞留念、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高广健、国家一级舞美灯光设计张顺昌以及演员刘福洋、孙晓娟等也相继加盟。
剧组在创作之初就特别重视专家与本地人才的融合。在北海生活了几十年甚至传承了几代的本土艺术工作者,将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文化元素提供给专家,在专家的帮助下对本地文化素材进行提高和升华。
“政府、企业、剧团”合力助推精品走市场
陈维亚对“精品”有着独到的理解:“经常演”的才叫“精品”。然而,目前不少舞台作品面临的困境是:“顶尖团队、投入昂贵、演出几场、拿个大奖”,最后却只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艺术精品要突破这个怪圈,就必须走市场,但如何才能成功走市场呢?
《碧海丝路》在创作之初就设立了三期目标:一期是成功首演;二期是走进国家大剧院;第三期目标就是要经久不息地演下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那么,如何才能获得持续不断的支持?
《碧海丝路》一方面与北海旅游市场结合,通过增强自身的生命力以获得政府持续性扶持。另一方面,发掘文化艺术与企业的契合点,实现双赢。一个合作企业正在打造文化地产项目,《碧海丝路》传递的文化精髓正好与之契合,于是该企业把《碧海丝路》作为他们的文化代言剧,长期合作,进行市场化运作。
既要“天天演”,又要在申遗城市巡演,还要为企业文化代言,一台舞剧如何“分身”?
“我们可以复制,复制舞剧,复制演员团队。”宋亚平一语道破“分身之术”的核心:培养创作团队和市场营销团队。目前,北海市歌舞剧院正在向着这个方向努力。一方面培养更多的演出人才;另一方面,培养营销人才,通过“多种渠道,多种经营,多个项目”的市场运作,把北海的旅游文化和企业文化带动起来,把文化产业发展壮大。(本报记者 刘 昆 本报通讯员 张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