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地方财政增长趋紧,一批地方债将密集到期……地方债风险会不会爆发?目前,审计署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地方债务审计风暴。
人们期待,这场审计风暴能对地方债的重要问题给出清晰的答案。
地方债务到底有多少?截至目前,谁也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结论。
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董大胜在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通报,目前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总额为15万亿元至18万亿元。
但由于各级地方政府都是多个融资平台在同时操作,银行、债市、影子贷款机构甚至单位和个人都成为数量庞大的地方债务借出者。在显性的地方政府债务之外,还有形形色色的地方政府担保债务。
“中央不了解省里的情况,省里不了解地市的情况。”一些业内人士估算,地方债加起来在20万亿元左右,在规模上相当于中国经济的20%至40%。
在地方债巨额体量之外,更加令人们担忧的是,地方债融资平台的偿债能力和创造现金流的能力普遍较差。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债都普遍存在。到底政府债占国家经济的比例多少才是安全的,各方经济学家的研究模型不同,结论也不同。不同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承受力也不同。但有一点却是古今中外千年不能改的道理,那就是“欠债还钱”,欠多少债不怕,只要是有能力在约定的时间内将本息还清就是正常的市场运作。
然而,公开披露的数据显示,我们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多种渠道融来的巨量资金,有不少被用于没有回报或没有什么收益的形象工程。在各种政府性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权利寻租又进一步拉低了地方债的使用效率。
各地政府选择的债务偿还“路径”大体相同:通过卖地收入、高速公路收费、税费收入还债。
调控政策连发,大城市房价却不降反升,各地新“地王”频现,地方债加重了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加速了地产泡沫的膨胀;而高速公路收费屡受诟病却难以下决心免费,往往也是由于地方债对政府决策的“绑架”。
很明显,地方债务负担最终转嫁到了普通买房人、车主及一般纳税人身上。微观实体负担加重,消费内需提振困难,将影响到整个宏观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地方债还有一种普遍的运行方式,就是“借新还旧”“拆东墙补西墙”。
在单纯追求GDP的政绩考核体制下,“举债出政绩”成为一条官员上升的捷径。正是由于缺乏追责机制和偿还机制,当期政府有很强的驱动力来“发债花钱、不问偿还”。政府换届走人,风光带走,债务风险不断堆积却没有人必须去承担和解决,责任推给了未来的政府及其领导者、未来的百姓以及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
这才是中国地方债最大的危险所在。
地方债从2008年起大幅增加,那一年中央政府放松了借款限制,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有关专家指出,在今年经济增幅放缓的压力下,地方想办法要稳投资、稳增长,下半年投资力度只可能加大不可能减小,如果不加以控制,地方债务将会继续膨胀。
遏制地方债危机到底有没有良方?审计风暴之后,地方债务能否套上“安全的缰绳”?
客观地说,由于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尚待完善,地方发展当地经济缺乏持续性的财力支撑,地方债发行有一定的合理性。今年7月8日,江苏和山东两省被纳入全国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范围,目前两省财政厅已分别开始组建地方债承销团,等待财政部的统一安排。
地方债并非要被彻底杜绝,而是需要寻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性的运作模式。要想在地方债发行过程中,彻底消除决策者不负责任、有恃无恐的现象,必须破除地方债由政府信誉做担保而具体决策者不需承担任何风险的做法,决策者必须担责,而且应该是终身责任制。
破解地方债之困,必须坚决杜绝将债务风险“击鼓传花”,而各级政府官员的责任担当需要更深入的改革来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