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8月12日 星期一

    不论输赢,但求快乐健康

    南京将亚青会办成文化盛宴

    《 光明日报 》( 2013年08月12日   01 版)
    亚青会火炬在绿博园点燃圣火盆。李响摄

    亚青会志愿者风貌。 李响摄
    亚青会火炬传递现场。李响摄

        筹办亚洲青年运动会近3年来,古都南京处处洋溢着“青春盛会,活力亚洲”的亚青气息。这是一场回归体育本源、启迪青年的体育盛会:不求金牌,但求快乐与健康;不求轰轰烈烈,但求转变人的理念。

     

        正如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所说:“‘全城办会’不是举全城之力、劳民伤财地托起一场体育盛会,而是放大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效应,让所有南京市民,尤其是青年人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洗礼中接受教育。”

     

    一堂宝贵的课外“实践课”

     

        将于8月16日开幕的亚青会对青年人来说不仅是古都南京对他们的青春献礼,更是他们接受教育和锻炼的机会。

     

        “我已经在这里干了一个月,我想坚持到闭幕后。”亚青会志愿者、南京邮电大学大三学生杨霖绮说。最近,因为一个外国火炬手的服装问题,她接连数天加班至深夜。“在国外,人们格外注重细节,服务也很周到,因此当我负责他们的服装时,应该换位思考,不能有半点马虎,争取做到尽善尽美。”杨霖绮说,这些天来,让她感触最深的就是国外追求精细、卓越的服务理念。

     

        “亚青会绝不仅仅意味着比赛的8天时间。在筹备的每一天、每个阶段,这堂宝贵的课外‘实践课’将深刻影响青年人的未来。势必能让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走得更稳。”杨卫泽说。

     

        的确,筹备亚青会的近3年来,南京到处都有青年人忙碌的身影。亚青会志愿者招募宣传片由青年人自行制作;亚组委员工40%以上是80后甚至90后;1.3万名志愿者中,95%以上是南京高校学生;亚青火炬由16岁南京女孩吴悠设计。

     

    尊重对手,珍存友谊

     

        “亚青会面向14岁到18岁的青少年,不渲染奖牌意识、不灌输输赢观念,运动员参加比赛是为了积累大赛经验与提升自我水平,更具有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意味。”亚组委工作人员王冉说。

     

        走进亚青村,45个文化小屋映入记者眼帘。“这都是孩子们自己设计的。”亚组委文化教育部部长陈玉萍说,“一个小屋对应亚洲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了解,南京的中小学生们布置了这些文化小屋。”在马来西亚小屋里,几个上中学的孩子正忙于布置小屋的收尾工作。他们高兴地告诉记者:“他们来了,我们就可以在这里玩儿了!”孩子口中的“他们”是指来自亚洲各地的小运动员们。亚青村是各国小运动员交朋友的地方,他们可以在这里认识彼此、了解彼此,在增长知识与见识的同时还增进了友谊。在亚青村,小运动员们并不是“对手”,而是朋友。

     

        “很多孩子把输赢看得太重。奥林匹克运动‘和平、友谊、团结’的精神本质可以祛除一些孩子过于早熟的功利心理。”南京市市长季建业说。亚青会将引导青年人,教育他们不论是在赛场上,还是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都要尊重对手,珍存友谊。

     

    花小钱,办成事

     

        “请您关心垃圾分类!”南京秣陵路小学三年级学生洪唯杰将一张宣传册递到记者手中。他告诉记者,他和班里同学自发组织了“雏鹰小分队”。在炎热的夏天,他们走进社区,向人们宣讲垃圾分类的知识。“老师说南京要开亚青会了。我们也想做点事情,让外国人看到一个整洁有序的南京。”

     

        “‘天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通过亚青会,全南京人民都将感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愉悦与幸福。”杨卫泽说。

     

        近年来,南京投入上亿元用于全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着力打造10分钟健身圈,保证市民步行10分钟就能找到锻炼休闲的地方。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已建成街镇体育活动中心100个,社区体育俱乐部703个,新农村体育健身工程752个,全市体育场地占地面积达1697.28万平方米。

     

        本着“能改不建、能修不换、能租不买、能借不租”这一节俭办会原则,南京亚青会的总预算控制在7亿元以内,大大低于同规格的体育盛会。对此,亚青村副村长、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王德明指出,“南京少花钱,办大事,花小钱,办成事。这将留给南京一笔绵延不绝的精神财富,为南京未来的发展奠定扎实的精神文化基础。”(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龙謦泽)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