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8月11日 星期日

    驾驭“蛟龙”是个体力活精细活

    ——潜航员讲述水下探险

    作者:付文韬 《光明日报》( 2013年08月11日 04版)
    付文韬在驾驭“蛟龙”。 (资料图片)

        编者按 

     

        北京时间8月10日,中国科学家和潜航员搭乘“蛟龙”号进行了“大洋第一潜”,最大下潜深度5268米。潜航员对于下潜至关重要。他们的工作,是驾驶和操作“蛟龙”号,到大海深处特定的区域,完成环境观测,生物、地质科学考察和取样等任务。如果说,深海是一片未知的神秘世界,他们就是探险者。以下是“蛟龙”号的潜航员之一付文韬,8月2日从行驶在太平洋上的“向阳红”09船上发来的手记,展示了潜航员工作的很多细节,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如何驾驭“蛟龙”。

     

        漆黑的海水,坚硬无比、层峦叠嶂的碳酸盐山,笔直高耸的火山岩壁绵延起伏,海流变幻的泥坡……真实的海底世界,没有想象中的浪漫。而潜航员的工作,也是琐细的,需要绝对冷静。

     

        就一次下潜而言,“蛟龙”号要经历检查、下潜、调整、海底作业、上浮、回收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蛟龙”号是一个全封闭、狭隘并且漆黑一片的内部空间。由于舱内空间环境受限,潜航员的身体姿势需要长时间保持弯曲,并且手脑并用。从入水到出水,虽然在大海中“蛟龙”号作业时间只有八九个小时,但是整个过程,潜航员要调动全身心,保持精神高度集中,尤其是在海底作业时,要凑在载人舱上刚好一个脸庞大小的玻璃窗前。

     

        “蛟龙”号在海底作业时其实比较平稳,但在水面的入水阶段和回收阶段的一个钟头左右的时间里。下潜人员往往会被晃得七荤八素,最厉害的一次,我和舱内另两名下潜人员全吐了。

     

        驾驭“蛟龙”是个体力活、精细活。我统计过我的一次下潜作业,潜水器运动控制操作达到1786次之多。在这1786次的操作中,一次都不能失误,若一次操作失误,将对潜次任务的完成度、设备的安全,甚至是下潜团队的安全造成影响。

     

        今年7月5日,“蛟龙”号在南海进行首次试验性应用航次的第二次科学下潜,我担任了主驾驶,任务是获取海山岩石样品和生物样品。当时在科学家预想中,海山脚下平坦处应该有岩石样品,当我驾驶潜水器抵达海底的山脚时,发现这里根本就没有岩石,只是覆盖着厚厚的白色沉积物。我们只好沿着陡峭的岩壁细细寻找。

     

        以前驾驶“蛟龙”号进行作业取样,都是停在平稳的海底地面上,而这次需要“蛟龙”号悬空作业。周围是黑漆漆的海水,为了搜寻作业目标点和调整潜水器作业位置,舱内的我,真恨不能长出四只眼睛八只手。因为潜水器在海底作业要保持一定的负浮力,所以悬停时会不断下沉,而海底的海流也不断地推着“蛟龙”号侧向移动,光是靠近不规则的坚硬岩壁的作业点,尽量保持不动就有很大的难度——两只手要不断控制潜水器进退、上下和左右三个方向的运动控制操作。在陡峭的火山岩壁上,我们小心翼翼地驾驶着“蛟龙”,折腾了两个多小时,才取到了5块火山岩石和一朵长在岩壁上的雪莲般的海绵类生物。

     

        这次下潜,对我的驾驶技术和心理来说,都是一次重大的考验,终身难忘。 (本报记者 袁于飞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