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的一场大雨,让拉萨河河水猛涨,普布次仁的眉头也紧锁了起来。
5月15日至今,普布次仁已经在唐加水文站连续待了80多天。今年拉萨河来水较多,只有到十月份汛期结束,他才能放心地回家一趟。这样和家人半年分离的生活,他早就习惯了。
普布次仁今年47岁,从1996年部队转业算起,他已经在水文站工作了17个年头。他担任站长的唐加水文站位于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唐加乡,是拉萨河中游控制站,也是水质监测的基本站,在整个拉萨防汛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作为站长,普布次仁每天最基本的工作是带着水文站其他三位藏族站员一起做四次测量:早8点、下午2点、晚上8点、凌晨2点。测量内容包括水位、流量、含沙量等。
不过,现在每天查看河水水位远不止四次。记者采访中,他时常停下来,打开一个黑色的Pad,然后“捣鼓”一番,并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数字。
看到记者好奇,普布次仁略带自豪地解释说:“这是移动终端,是我们站里最现代化的装置。”通过这个“西藏水文移动工作终端”,可以登录西藏水文信息综合管理平台,查看实时的水文信息。“这个系统,和自治区水文局系统相连,我只要打开它,就可以看到任何一个已经安装监控的水文站的实时水情。”
移动终端的使用,是普布次仁十几年来经历的第三次测量技术升级。
普布次仁回忆,他刚到水文站工作时,测量河水流速、含沙量时,都需要用船。“完成一次测量需要五六个人,我们将船划到河中央,有人负责指挥,有人负责撑船,有人负责收放铅鱼。”
汛期水流急,洪水中常夹杂着上游冲下来的杂物,甚至还有整棵的大树,对吨位很小的测量船来说,都是些“危险品”。稍不留神,就可能翻船。普布次仁就有过一次和死神擦肩的经历:“那次我们船测结束,脚刚踏上岸,测量船就被洪水冲走了。因为这样的经历,大家对船测都心有余悸。”
2005年,水文站对测量装备进行了一次升级。那年,站里装上了水情测量半自动控制平台。原来的人工收放铅鱼,改由机械牵引缆绳来完成。“从那时候起,我们便可以站在河边的控制室内操作,从此告别了测量船。同时,测量精度也得到了提升。”
第二次测量技术升级,是2011年,站里安装了水位遥测系统。“遥测系统安装在办公室内,不出屋就能看到实时水位,夜里再不用摸黑去河边测量了。”
第三次升级不久前投入使用。通过刚刚配发不到两个月的这个移动终端,普布次仁他们可以“随时、随身、随需”掌握水位信息;不仅可以随时查看唐加站,也可以随时调看其他水文站的水文信息。“有了这个移动终端,我们变成了‘千里眼’,测量手段也实现了信息化、数字化。”
“技术的进步,增加了测量的安全性,这才是最重要的。”望着高耸的远山,普布次仁说,高原的水文站,四周地旷人稀,交通不便,最怕出现突发状况。
到站里工作刚两年的德吉白姆的父母也是水文职工,刚来到唐加站就用上了新的测量系统,不再摸黑,德吉白姆说自己比父辈幸福多了。2011年毕业来到站里工作时,她就感受到,西藏水文测量技术的发展速度比自己想象中快了很多。“我在河海大学读水利专业,实习实践都是在东部沿海地区,每每接触到当地水文站先进技术时,就会想家乡的水文站是什么样子。回西藏工作之后,意外地发现我们这里的测量手段和信息化程度,并不比发达地区逊色。”
在对水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唐加站水文人也一直与时代同步。去年和今年上半年,水利部水文局在江苏扬州举办了两期“西部水文专修班”,唐加水文站分别选派了次旦央宗和索朗德吉参加。“专修班请了很多业内专家,讲的虽然是基础知识,却非常实用。我觉得视野比以前开阔了许多。”索朗德吉说。(本报记者 张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