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8月09日 星期五

    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民生面对面 干群心连心

    《 光明日报 》( 2013年08月09日   01 版)

        “万红二村附近缺乏百姓休闲、健身的场所”,“我家对面有个铝合金加工厂,噪音特别大,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休息”。6月29日,江苏省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张家港开发区)第20场“民生面对面”活动拉开序幕。7条长桌、7位区镇领导班子成员各自带领一个工作组,直面群众诉求。

     

        张家港市委常委、张家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杨舍镇党委书记张伟告诉记者:“‘民生面对面’活动摒弃‘花架子’,意在扎扎实实倾听群众诉求、解决群众困难,得到了群众98.2%的高满意率。”据统计,今年1~6月,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53人次,较去年同比下降20%。

     

    政府:畅通民意渠道是必然诉求

     

        张家港开发区成立于1993年,下辖5个城郊办事处、4个城区街道,管理56个社区居委会和39个行政村,行政区域面积153平方公里。就行政级别而言,张家港开发区依然属于镇(科)级,但内设机构和层级事实上已经达到县(市)的三级框架。特殊的管理体制、特别的区域结构、特定的发展阶段,给区镇管理带来了多重压力,群众诉求得不到及时响应和快速处理。

     

        “为什么现在交通工具发达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通信工具先进了,干部与群众的沟通却难了;干部学历高了,做群众工作的水平却低了?”张伟表示,根源就在于干部与百姓的距离越来越远,民情掌握得越来越少,群众感情越来越淡。

     

        开展“民生面对面”活动,目的就是让区镇领导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听真实的声音,在了解群众诉求环节上减少层级、畅通渠道,在办理环节纵向沟通、横向协调,把情况了解在社区一线,把问题解决在区镇一级。

     

        张伟介绍,每一场“民生面对面”活动的地点,不是由区镇领导来定,而是由社区和居民代表共同挑选群众容易走到的地方,比如菜市场附近、露天广场等,并提前一周在网上、公告栏发布通知。

     

    老百姓:试试看,一试就灵

     

        2月23日,城东街道园林广场,张家港开发区(杨舍镇)首场“民生面对面”活动拉开序幕。现场不设主席台,只有发言席;没有鲜花、没有红地毯,更没有阻隔官员与百姓“距离”的安保人员。     家住张家港向阳新村25幢的陆元妹吃完饭便赶到了现场,她要向领导反映“家里地势低洼,一下大雨就积水”的问题。“我是1983年入住向阳新村的,我也知道老小区问题难办,但房子地基一直沉在水中是有安全问题的。”65岁的陆元妹一坐下来,就把问题抛给了张伟。

     

        “老小区改造的问题政府一直在做,也有计划表。但因为时间久远,很多建造主体都已缺失,不像新小区,有物业、业主委员会,所以进程相对要慢。”张伟解释说,“你不要着急,我明天正好有空,带上相关部门的人来你们家看看情况可以吗?”

     

        “明天不行,我儿子要接我去过元宵节。”陆元妹答。“那周一,我调整下安排,到时我给你打电话,行吗?”张伟再问。“周一可以的。”陆元妹满意地站起来离开。

     

        2月23日至6月29日,张家港开发区共举办“民生面对面”活动20场,受理民情民意1085件,已办结936件,办结率86%;答复群众1085件,答复率100%。

     

        “以前,社区或者村里的干部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认为是很小的事情,不当一回事。现在,群众通过‘民生面对面’找到区镇领导,问题得到了重视,村干部再也不敢掉以轻心、怠慢老百姓。”张家港开发区主任助理袁驾云说,如今,规模大、频率高、办法实的“民生面对面”,对基层干部转变作风形成了推动作用,已成为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桥”。

     

    制度保障:确保事事有着落

     

        “民生面对面”是区镇党员干部受教育、百姓得实惠、作风转变见实效的重要载体,要让活动实现常态化,必须创设完善的机制,张家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杨舍镇镇长葛晓明说。

     

        葛晓明介绍,早在2012年,该区就建立了由各村(社区)每半月上报一次辖区民情民意的“民情上报”制度。“民生面对面”活动开展后,百姓提出的问题能够当场答复或解释的,管委会将现场给出解决方案,其余的按照短期内可以解决、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解决、因政策原因或受客观条件限制而一时无法解决,分ABC三类登记编印成《民情快报》,活动当天送交相关部门处理,并送呈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

     

        对《民情快报》上的民情民意,张家港开发区规定:按照职责权限,在3个工作日内联系反映人,在10个工作日内办结,承办意见及时答复反映人,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葛晓明告诉记者,“民生面对面”规定的限时办结制度和问责制,改变了机关少数干部工作自由散漫、拖拉的现象,更倒逼区镇在办理群众意见过程中,注重从源头、从工作制度入手解决问题。

     

        今年以来,张家港开发区收到的社保医疗、拆迁安置、环境保护等民生问题占社情民意总数的90%以上,为此,区镇出台了一系列的惠民举措。如加大对低保、重残人员、贫困学生等七大类困难家庭的帮扶力度,发放困难补助资金同比增长10%;针对居民反映的河道污染、水质变色的问题,管委会规划了“五小”印染企业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区域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工作等。(本报记者 苏 雁 本报通讯员 许学建)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