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8月09日 星期五

    让我们舞起来

    ——写在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闭幕之际

    《 光明日报 》( 2013年08月09日   09 版)

        8月5日晚的新疆人民会堂,随着芭蕾舞剧《白毛女》演出的谢幕,历时17天的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圆满结束了。

     

        17天的时间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以及9个国内艺术团,2000多名舞蹈艺术家们,带着时尚前卫的现代舞、多彩绚丽的民族舞、经典优雅的芭蕾舞等,在乌鲁木齐、库尔勒、石河子的8大剧场争奇斗艳。66场精彩演出,6万多名各族观众进场观看,诠释了舞蹈节的主题——和谐中国、多彩世界。

     

        当盛会落幕,人们不禁回想:舞蹈节秉承丝绸之路留给我们的“开放、融合、创新”的宝贵精神文化遗产,让新疆人民舞起来的同时,还给新疆带来了什么?

     

    通往世界的平台

     

        新疆是久负盛名的歌舞之乡。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成员程万里认为,舞蹈节就是在发散新疆的软实力。世界各地的舞蹈艺术家把舞蹈节作为世界舞蹈艺术的盛事,纷至沓来。新疆通过舞蹈节,打开了眼界,扩展了思路,拔高了起点,并让更多观众更深入地了解新疆。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新疆舞蹈家协会主席迪丽娜尔·阿不都拉既是三届舞蹈节的参与者、执行者,也是一位忠实的观众。她认为,舞蹈节已经成为新疆文化艺术的一个精品品牌,成为国际民族舞蹈界的一个新平台。它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开放、祥和、团结、稳定的新疆,更为新疆找到了通往世界的窗口与平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段桐华认为,舞蹈节印证了新疆正在从文化资源大区向文化发展大区的过渡。曾因西域乐舞对世界舞蹈艺术贡献颇大的新疆,如今不再停留在作品贡献的层面,而是通过这个规模宏大并形成固定周期的活动,搭建了一个平台,让世界舞蹈艺术在这里呈现,让新疆走向世界。

     

    新疆舞蹈艺术获得极大提升

     

        从最初拿几年前的作品进行展示,到如今一下子拿出6台新创作的舞台艺术作品,新疆本土艺术团体的步伐令人眼前一亮。新疆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新疆艺术研究所所长李季莲认为,舞蹈节极大地提升了新疆舞蹈艺术的创新活力。本届舞蹈节开幕式演出的歌舞剧《情暖天山》,就是根据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一位哈萨克族老妈妈收养多位不同民族的孩子的故事创作的。在保持新疆特色的同时,整个剧目大胆创新,传递了人间大爱的正能量,激发了更多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新疆艺术学院副院长、新疆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塔来提·吐尔地认为,从过去的乐舞,到现在的整台歌舞剧演出,新疆舞蹈就是依靠着舞蹈节这个催化剂,不断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舞蹈家协会主席蒋玫认为,新疆的群众舞蹈艺术也在舞蹈节中得以提升。现在层出不穷的群众性舞蹈艺术团体、假期里少儿舞蹈学习班的火热,都是舞蹈节带来的改变。

     

    展示新疆的大美

     

        “舞蹈节展示了新疆的开放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讲,舞蹈节助推着新疆的开放。”乌鲁木齐市文化局党组书记张自敏这样说。舞蹈节好似一个海纳百川、变革、创新的文化大课堂,让新疆人在与文化的近距离拥抱中,获取了文化的滋养。

     

        新疆社科院副研究员周丽认为,文化的开放带来了民众心态的开放,也将带来社会发展的新气象。

     

        西部药业原党委书记刘萍说,舞蹈节给新疆人带来了节日般的快乐和激情,中外艺术家和演员们也认为新疆观众的欣赏水平、艺术天赋、审美能力和剧场文明程度都是一流的。这说明新疆不仅仅有好山好水,更有热情、文明的各族群众,展示的是新疆的大美。

     

        走出剧场的人们约定:两年后,新疆再见!那时,会给你一个更加热情、文明、团结、祥和的新疆。(本报记者 王 瑟)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