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哪一场婚礼像它那样,如同珍珠一样玲珑剔透,又似阳光一般热情温暖,在历经两百多年岁月的淘洗后依然焕发青春的生命力。它,就是奥地利的作曲家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创作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4岁学琴,6岁举行第一次演奏会并开始欧洲巡演,8岁写下第一首交响曲,11岁写下第一首清歌剧,12岁写下第一部歌剧,14岁指挥了该歌剧的十二场演出……1756年诞生的莫扎特就像上帝赐给人间的音乐天使,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从头顶耀眼光环的音乐神童,到贫病交加的黯然离世,莫扎特在他短短35年的人生中,创造出数量惊人的音乐瑰宝,不仅在交响乐、钢琴等领域卓有建树,而且在歌剧方面立下了不朽业绩。
在其创作的22部歌剧作品中,《费加罗的婚礼》(以下称《婚礼》)是世人公认的巅峰之作。有人说,一生如果只听一部莫扎特的歌剧,《婚礼》就是不二的选择。该剧根据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同名喜剧改编,以幽默讽刺的笔调讲述了一场平民智斗贵族的大戏:贵族伯爵对婚姻心生厌倦,便打起家中美丽仆人、费加罗的未婚妻苏珊娜的主意,想通过恢复本已经废除的初夜权来占有她。在费加罗和苏珊娜精心设计的“圈套”下,伯爵洋相百出,最终一对新人不仅喜结连理,更让“出轨未遂”的伯爵悬崖勒马,打了一场漂亮的“爱情保卫战”。
据说当年,莫扎特一得知博马舍创作了《婚礼》,便立刻买来了剧本,每读到精彩之处,他都情不自禁地从椅子上蹦起来,念出其中的台词。为了将这部心爱之作谱成歌剧,莫扎特特意邀请和自己戏剧性气质最为相近的宫廷诗人洛伦佐·达·彭特为之创作意大利歌剧脚本。其实,《婚礼》是博马舍创作的“费加罗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也是最具批判精神的一部,莫扎特之所以对这部作品情有独钟,可能由于剧中费加罗的反抗精神及乐观个性最能引起他的共鸣。
作为一个早熟的天才,生性自由单纯的莫扎特受到过王公贵族的种种厚爱和赞赏,也饱尝过贵族社会对他人格的蔑视和侮辱。自16岁结束欧洲巡演返回老家萨尔茨堡担任宫廷乐师以来,他在大主教眼中,不过是一个奴仆,而且是一个很不听话的奴仆。在饱受近十年刻薄无情的对待后,1781年,25岁的莫扎特终于在忍无可忍中与大主教公开决裂,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公开摆脱宫廷束缚的音乐家。
1785年,从大主教的樊笼中解脱出来的莫扎特,以前所未有的激情开始创作《婚礼》。尽管此时的他生活贫困潦倒,但他的音乐却和他的心灵一样,没有丝毫的忧伤颓废,反而随处可见明朗的大调色彩和生机勃勃的诗意。费加罗的咏叹调《再不要去做情郎》、男仆凯鲁比诺的咏叹调《你们可知道什么是爱情》、伯爵夫人罗西娜的咏叹调《何处寻觅那美妙的好时光》等经典唱段,不仅将人物角色刻画得活灵活现,更是带给观众永恒的欢愉和快乐。
与此同时,在这部喜歌剧中,莫扎特把重唱作为表现戏剧性的最好的实验地,凡是塑造人物形象、制造矛盾冲突的关键之处,他都采用重唱表现复杂的戏剧内容。此外,他还在歌剧创作中贯穿交响乐的创作思维,将音乐的结构和戏剧情节罕见地完美连接起来。由于他的音乐语言平易近人,作品结构清晰严谨,“因而使乐曲的最复杂的创作也看不出斧凿的痕迹。这种容易使人误解的简朴是真正隐藏了艺术的艺术”。
不过,由于题材过于激进,这部经典大作险些“流产”。创作伊始,嫉妒莫扎特的宫廷御用乐师向奥地利皇帝举报,说莫扎特正在违禁创作一部关于费加罗的歌剧。在莫扎特及达·彭特的解释及努力争取下,皇帝才口头批准改编后的歌剧可以上演,并答应看彩排。彩排之间,皇帝只打了一个哈欠,之后蛮有精神地看完了这部长达四小时的歌剧。事后有人告诉莫扎特,如果皇帝陛下打上三个哈欠,你的歌剧就完了。幸而幽默的风格、生动的情节和优美的音乐征服了皇帝,使得这部佳作得以顺利公演并传世至今,成为各大剧院上演次数最为频繁的歌剧之一。
8月15日至18日,这场独一无二的“婚礼”将在国家大剧院全新面世。此版“婚礼”的导演何塞·路易斯·卡斯特罗,恰好成长于该剧故事发生地塞维利亚,他不仅将呈现原汁原味的塞维利亚城市风貌,而且将摒弃权力、政治而选择“爱”为主题,在莫扎特“噙着泪水欢笑”的行云流水般的旋律中,带领观众用心回味这场永不落幕的旷世“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