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8月08日 星期四

    中国梦·人生故事 朱启平和岩口爱心支教队:

    唤醒“山里娃”的飞翔梦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08月08日 04版)
    朱启平上语文课。
    孩子们争着帮支教老师田琳摘取粘在头发上的苍耳。
    支教队员们在“宿舍”昏暗的灯光下讨论第二天的课程。
    放学了,朱启平送孩子们下山回家。

        “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阳光照进低矮的泥石屋,洒在黑板上,洒在“大学生老师”身上。孩子们的朗读声在山间传得很远。

     

        站在讲台上的,是朱启平和新一届支教队员。怀着一个让山里娃拥有美好明天的梦,朱启平已是第四年来这里支教。年复一年,他的梦不断感染着身边学子,变成了他们共同的梦——今年,近300名北师大学生报名参加这支“最艰苦的支教队”。选拔出的18人兵分两路,一队驻扎在岩口小学,一队应邀在山下辅导中学生。

     

        藏在半山的毕节大河乡官代河村岩口小学只有几间泥石屋,却挤进了120多名学生。支教队员们白天上课谈心做游戏,晚上就着昏黄的灯光备课,睡在临时拼成的木板床上,浑身被跳蚤咬得肿痛,却沉浸在被人需要、给人希望的幸福中,毫不言苦。

     

        “山里娃”也有梦。一届届“新老师”的到来让这个梦愈加清晰。不久前,年年来听课的女生梁群被心仪的高中录取。“长大了我要和你们一样。”她曾对老师们许下誓言。不止梁群,很多“山里娃”在大学生们身上看到了明天,滋生了梦想。

     

        不远处,一座崭新的“官代河小学”已基本建成,施工队正忙着硬化操场、修筑食堂。开学后,这里将是孩子们的新家。7月18日,毕节市副市长冉霞专门看望了支教大学生们。“办好教育也是我们的梦。你们给山里的孩子送来了爱和力量,让我们一起努力!”

     

        不同的人,相同的梦。梦想在延展,在交融,在这片贫瘠却火热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孕育着一个最美的明天!(本报记者 王斯敏 图/文)

     

    人物简介

     

        朱启平,北京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贵州岩口爱心支教队原队长。7月毕业后回家乡从教,并带去了新组建的第四届支教队。(详见本报5月2日1版报道:《山外大学山巅梦》)

     

    追梦感言

     

        孩子们的梦还在大山里沉睡。我们不仅要丰满他们知识的羽翼,更要唤醒他们渴望飞翔的心。

     

        ——全体支教队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